之前经常说一个地级城市,十个县市区就算是行政区划单元比较多的情况了,本文要说的也是一个县域非常之多的一个地区,那就是贵州的黔东南州,这个自治州的县市数量更是多达16个,估计在全国也是居于前列的吧!与其他少数民族自治州一样,黔东南州也无市辖区,州政府驻地在凯里市,凯里也是全州唯一的一个县级市。在黔东南这个州的人口构成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据了80%以上的比重,这其中,苗族和侗族最多,比重达到80%,是全州人口的主体部分,这也就意味着民族风情是该州最大的地域特色了。
去年,全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为(四舍五入,取整数,下同)亿元,增速为5.2%,从全州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来看,黔东南的经济发展不容乐观,作为一个落后地区,不管怎样说,工业经济还是极为重要的,即使是生态保护的重点地区也不能缺失这一环节的,只是侧重点不一样而已,全州超过三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余万的常住人口分布,没有一个现代化的生态工业体系怎么行,去年全州的二产增加值呈现负增长的态势,虽说工业体量其实也不大,完成的工业增加值就亿元,增速仅1.7%,但是咱们还得好好去下功夫发展的,毕竟全州还有百余万的外流人口,不发展符合州情的现代工业,人口如何回流?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如何来保证。
当然了,除了二产增加值下降,全州的财政总收入的下降幅度也是超过12%,这些就不做一一展开了。
有资料显示,黔东南州十六个县市中,国家级贫困县就达到14个,这是最大的州情,也是未来各项事业发展进步的立足点,说了这么多,我们就来具体来看看全州去年的县域经济成绩单吧!
全州十六个县市中,GDP超百亿元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州府所在地的凯里市,去年的经济总量达到亿元,虽然总量属全州最高,但增速却很低,只有0.5%,居所有县市的末位,就全州经济总量来看,凯里的增速影响着整个自治州的增长速度。
凯里之后的十五个县,经济总量均不足百亿元,先看50亿元以上的县域,具体分别是:黎平县83亿元、天柱县79亿元、镇远县68亿元、榕江县63亿元、从江县61亿元、黄平县58亿元,一共有六个县在50亿元以上的水平。
不足50亿元GDP的县达到九个,可以说是占据了绝大多数,具体来看,按由高到低顺序依次分别为:岑巩县47亿元、剑河县44亿元、三穗县44亿元、锦屏县43亿元、施秉县38亿元、台江县34亿元、麻江县33亿元、雷山县32亿元、丹寨县31亿元,从这些数据上看,县域经济可谓是十分薄弱,县域太多,而基础确实薄弱,咱们能不能举全州之力来打造一两个符合地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呢?比如咱们的民族文化,可以依托这个大优势,打造文化旅游工业集聚带等等啥的,还有极为丰厚的绿色资源也可以深挖、深耕的。
黔东南州各县市的朋友们,你所在县域的经济成绩去年如何呢?在全州的经济地位又是怎样的呢?
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属原作者;文中数据均为各地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最终以统计年鉴为准。
山野老王县域聚焦系列原创作品,百家号发布,欢迎订阅百家号:山野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