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管行政又上课还带徒弟发动亲朋好友结对资

杭+新闻讯支教的每一天,李金甫都很忙。作为台江县民族中学的副校长兼数学教师,从早到晚,他要备课、上课、答疑、巡查、讲座、就寝管理等。尽管很累,但他觉得很有意义:“这儿的学生,多数父母不在身边,学校和老师的责任重大。”

李金甫,余杭第二高级中学数学教师,年7月他主动报名赴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支教,该校校长正是“时代楷模”陈立群。

“这一年多,跟着陈校长,我更多的是收获。”李金甫说。

从早7点前到晚11点半他一直在忙

“必须得抓紧,因为支教时间有限”

李金甫的宿舍就在学校里,吃住都和学生在一起。作为行政领导,早上7点不到,他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早自习巡查、上课、中餐管理、下午自修课巡视、晚自习答疑、就寝管理等,直到晚上11点半才回到宿舍休息。

作为一线数学教师,他的课堂学生很喜欢,所带班在期中考试中平均分居全校第一名。周末,因为路远、家里没人等原因,很多学生不回家,就留在学校,李金甫给他们答疑、补课。班上有个学生因意外右脚骨折,数学课落下很多,李金甫就利用休息时间单独为他补课。

除了上课,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提升当地教师的业务能力。一有时间,他就去听同事的课,一起研究教学,提出可行性整改建议。他还担任学校两项教师培养工程的导师,手把手指导,好几位年轻教师进步明显,有的已成为教学骨干。

“必须得抓紧,因为支教时间有限。”李金甫深有感触地说,杭州的学生家庭环境较好,父母重视教育,这里的学生父母多数出去务工,家里只剩下年迈的祖辈,甚至只有学生自己,学生学习的唯一途径就是学校,教师的责任特别重大。

不仅自己结对资助还发动亲朋好友

“对于困难学生,一定要尽所能帮助他们”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走近学生,尽管不是班主任,李金甫也常去家访。几十里的山路很险峻,有些地方车子无法到达,还得步行再往里走,一来一回就要大半天。李金甫已经跑过台江很多寨子,到十多个学生家中走访过了。

“看着有些学生家中的困难情况,我很心疼,心情也很沉重,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李金甫的声音明显低了。他不仅和学生结好对进行资助,还把周围的亲戚朋友们发动起来,为结对学生每月提供元生活费。如今,已经有十多名家境贫寒的学生,通过他联系好了帮扶事宜。

这不仅仅是几百元的事,“更重要的是善良和感恩的情感纽带”。李金甫让结对的双方保持通信联系,好心人勉励学生努力向上,学生及时向援助者汇报学习生活情况。

“尊敬的王奶奶,感谢您对我的资助,让我可以攒钱买新鞋。这样妈妈就可以不用每月给我打钱,她就能给自己买药吃了。”“沈叔叔您好,相比第一次月考,这次考试有几个科目我有了点小进步。我要使劲地去学,我不会放弃的。”“您就如同我的父母一样,默默地关心着我,这份爱我永远不会忘怀,您也是我的榜样,我希望长大后也能像您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从学生信中的只言片语,我们能掂量出帮扶传递给他们的温暖和力量。

帮苗族孩子实现人生理想就是最大的价值

“和陈校长比,我们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因为踏实、勤勉的工作,李金甫先后获得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黔东南州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台江县优秀帮扶干部、台江县优秀支教教师等荣誉称号。“都是小事,不足挂齿。和陈校长比起来,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李金甫谦虚地说。

他记得特别清楚,当时支教老师刚到学校,陈立群校长就送给每人两本他自己写的书——《我的教育主张》《寄语青春》。李金甫说,书已经认真看完了,里面的话一直记在了心中。“比如,人生而平等,寒门照样能出学子;教育教学要多一些‘棋类思想’,有逻辑思维,少一些‘牌类思想’,不是靠运气。”

“工作中,他是可敬的校长;生活中,他是可亲的前辈。周末有时间,我们还会约着一起去打羽毛球、下围棋。”李金甫说,陈立群校长就是身边最好的榜样,有机会能帮助纯朴的苗族孩子走出大山实现人生理想,就是他作为教师最大的价值。

他们眼中的李金甫

善言的李校长,也是善爱的李校长。他资助贫困学生,还发动朋友来参与,这背后没有任何的外在驱动力,有的只是一颗善良的心。

——台江县民族中学支教教师朱徐峰

李校长是我师傅,他为人热心谦和,有高尚的职业操守,厚实的专业知识,促使我迅速成长。感谢师傅悉心教导,我会更加努力。

——台江县民族中学教师田波

进高中以来,李老师时刻关心我们,遇到他是我们的荣幸,我们也不会辜负他对我们的期望。

——台江县民族中学学生杨塘森

朗朗清晨,他一丝不苟,在讲台上给我们传授知识;寂寂黑夜,他平易近人,在课桌前为我们指点迷津。谢谢李老师!

——台江县民族中学学生田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5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