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减贫万人,每年万人以上摆脱贫困。曾经的贵州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现在的贵州是全国减贫人数最多的省份。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探索出一系列精准管用的“贵州战法”,推动黔中大地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相约,向绝对贫困发起最后总攻,撕掉贵州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决战决胜就在当下,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担与责!贵州移动作为全省通信行业的主力军,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与支撑下,初心不改、使命在肩,扎根大山、聚财汇智、精准施策,千方百计为帮扶群众谋产业、扩渠道、促发展,从网络、资费,到基础设施、产业、信息化,再到教育、就业、健康、文化、消费,亮出十大扶贫“战法”。
战法一:网络扶贫
向更深处进发!贵州移动将通信网络铺到了更偏远的山村,通过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数字鸿沟”,让越来越多的村民畅享信息化新生活。自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部署以来,贵州移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省通信管理局有关“贫困乡村小康讯行动”要求,推进全省3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覆盖。通过加大投资、科学建设,在累计投资13.6亿元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三批电普服务试点项目建设工作,为全省个行政村用户提供了高质量的家宽服务,同时开通个4G站点,为个30户以上偏远自然村用户提供了通信服务。
目前,正处在脱贫攻坚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贵州移动又勇敢承担起“省第六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中80%的建设任务,在毕节、遵义和安顺建设4G站点个,涉及个村,将为全省约23万贫困边远山区人口提供高质量的4G服务,提升全省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以实际行动加速推动全省农村及偏远地区网络建设,助力贵州省信息“大扶贫”战略落地。
战法二:资费扶贫
随着网络覆盖的深入,贵州移动迅速启动了资费扶贫工作,针对建档立卡扶贫用户制定了专享优惠资费、终端活动。主打扶贫惠民资费,针对全省个深度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推出3折资费优惠;针对非深度贫困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推出5折资费优惠,共惠及32.25万贫困户。推出扶贫流量和语音专项产品,针对扶贫目标用户中上网普及率及通话率较低用户,开展扶贫语音包和流量包赠送活动,加快农村地区用户上网普及,共惠及5.94万贫困户。开展扶贫终端活动,凡持非4G终端的建档立卡贫困用户预存话费,即可获得中国移动自主品牌4G终端,同时享受建档立卡贫困户资费3折优惠政策。
自年开展资费扶贫以来,共惠及45.02万建档立卡贫困用户,以更优惠的资费提供产品和服务,重点解决贫困户在移动宽带、语音通话、流量使用、电视收看等方面的需求,为建档立卡贫困用户搭起与世界连接的通信桥梁,让他们用得了手机,更用得起手机。
战法三:基础设施扶贫
要致富,先修路。在黔西南州望谟县伏开村,贵州移动驻村干部杨松带领着村民硬是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一条公路。在此之前,伏开村的路还没有列入全县规划,从山脚到山顶,全是坚硬的岩石。杨松提出修路的点子时,很多村民将信将疑。就在全村党员干部大会上,杨松发言:“不修路,伏开村就会一辈子穷下去。大家有力出力,作为驻村干部,我先表个态,把这两个月的工资都捐出来!”就在当下,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热情被激发出来。现在,村内修好了通组路、串户路,更修好了产业路和致富路,沿途的余盏路灯也亮了起来了,在全县率先实现了户户通公路。
战法四:产业扶贫
农村产业革命是农村振兴的现实基础!安顺市镇宁县的张官村,前后左右都连接着村寨,位置较为集中。贵州移动驻村干部江泽宏看准这一发展优势,积极联合邻近村寨共谋产业发展。在他的努力下,村里成立农村合作社,引进了集种植、管理、销售于一体的蔬菜生产企业,让农户们通过土地流转和提供劳动力实现收益;与此同时,通过研究发现当地的土壤情况十分适合种植荸荠,江泽宏又组织农户进行规模化种植,销量也很不错,大大地增强了村民的信心。
这样的“战法”还发生在望谟,从年至年末,贵州移动通过贵州省慈善总会,向对口扶贫的望谟县直接捐赠资金共计万元,主要用于支持当地生猪、生态土鸡养殖,冷链系统建设,农村老旧房屋专项整治等项目,捐赠资金帮扶项目共计14个,已完工项目12个,以产业的力量托起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希望。
战法五:信息化扶贫
“视频会议真的很方便,不仅省去了大家舟车劳顿之苦,还能通过组织村民第一时间了解各类扶贫政策、实时学习新的致富知识”,一位参加云视讯会议的驻村干部这样说。在六盘水盘州市的个村,贵州移动搭建的“云视讯”视频会议系统,让驻村干部们在村里就能远程参会,村民还能远程学习农业技术,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的信息化支撑保障。
战法六:教育扶贫
教育是拔穷根的根本之策!交包村位于国家级贫困县贵州台江,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4户共计人。为助力贵州教育信息化扶贫,推动偏远地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贵州移动启动“黔东南州台江县交包教学点云端教学对口帮扶项目”,为交包小学安装数字教学终端,并通过前期建成的教育专网,将其接入“黔东南智慧教育云平台”,与台江县城关小学建立起云端“定点帮扶,以一带多”的精准对口教学帮扶圈。城关小学优秀教师的授课场景可通过“课堂常态化云视频录播系统”实时上传到“视频教学云平台”,让交包小学的师生同步共享优质课程,并可实时互动。
目前,已有像交包小学一样的10所偏远地区学校接入“黔东南智慧教育云平台”,实名注册用户已达.7万人,全州注册率达到96.01%,平台总访问量为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