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村跨县牵手互助联动发展台江县南省村

擅长临床白癜风研究的专家 https://m.39.net/disease/a_5488017.html

  台江县萃文街道南省村联系帮扶干部到剑河县南岑村给党员代表上党课

  剑河县南岑村和台江县南省村两村帮扶干部到剑河县南岑村看望慰问困难户

  剑河县南岑村妇女在台江县南省村管护大棚西瓜苗

  台江县南省村村景

  剑河县南岑村村景

  剑河县南岑村村民到台江县南省村开展高密度水稻育秧技术交流

  南省村,台江县一个因盛产白茶而闻名的苗寨。

  南岑村,剑河县因种植南五味子而名声在外的苗寨。

  两村自然条件相近、民情风俗相通、经济发展相似。年7月,在台江县和剑河县党建帮扶工作组的牵线搭桥下,结成“共建共进”兄弟村寨,南省与南岑两村党支部实现了跨县牵手,并探索出“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新模式,有效激发了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实现了优势互补、信息互通、发展互助、合作共赢,打开了区域结对合作联动发展新局面。

  支部共建,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经常交流

  做好基层组织建设,力求在党建上有新突破。一是支书交叉学习。每年两个村的支书要交叉为两村党员上一堂党课,党员代表要进行一次座谈,互相表彰先进。二是党员加强互动。组织南省村党员与南岑村党员结对,通过党组织之间、党员之间经常性的互动交流,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的交流沟通,增进农村党员感情,在结对活动中相互了解、相互促进。三是支部相互沟通。加强沟通学习,做好村级党员活动室标准化建设,组织两个村的村委会和两个基地党支部,开展经常性的走访慰问和主题党日等活动。

  台江县萃文街道南省村联系帮扶干部李林静在交流活动中,走访中慰问了剑河县南岑村困难户刘成龙家,刘成龙长年在外务工,妻子最后一胎是双胞胎,仅妻子一个人在家照顾多个孩子十分吃力。李林静得知该情况后,自己掏钱给刘成龙家的每个小孩送了一套衣裤鞋袜,希望他们能够过一个温暖的春节。得知赠送的礼物来自另一个县的驻村干部,刘成龙妻子激动地说:“感谢外县党支部送的礼物,你们的关心太珍贵了,我一定让孩子好好学习,报答党的关怀。”合影时,那对双胞胎女孩更是抱着鞋盒不松手,又蹦又跳地说自己有漂亮的衣服鞋子了!变成漂亮的小公主了!

  贵州省委组织部派驻剑河县南岑村第一书记向明宣是一名退伍军人,在交流活动中,他得知台江县南省村四组有一位患有严重老年痴呆和脊椎损坏等疾病导致长年卧床的老退伍军人邰通春后,便立即前去探视,并详细了解邰通春的生活情况。向明宣自掏腰包把春节慰问红包递到邰通春手里时说:“我也是一名退伍军人,今天是代表党组织来看你的。”邰通春听后,挣扎着从床上爬起,以半卧床的姿势行了一个军礼。邰通春说:“感谢党组织的关怀,感谢战友的慰问,虽然我因患病而长年卧床,但是我忘不了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我一定坚强与疾病作斗争。”

  产业共谋,加强产业互助带动百姓增收

  为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台江县南省村和剑河县南岑村还联合制定和完善产业发展计划。一是加强产业互助。利用两个村现有的产业实现互助共谋,目前已在南省村展玉白茶基地产业路的两侧,种植了80亩南五味子,明年可形成既美观又实用的产业路,兼具一定的观赏和采摘价值;在剑河县南岑村南五味子基地前种植白茶和黄金叶30-50亩,实现观赏性和旅游采摘体验一体化。利用南省村展玉白茶基地成熟的劳务、技术、管理体系,加强对南岑村的帮扶指导,帮助其产业建设。二是产销平台共享。南省村白茶基地可以提供茶叶采摘技术和收茶合同,南岑村南五味子基地可提供南五味子种植管护技术和收购合同,今年4月,南省村还赠送了20亩麒麟瓜种子给南岑村,州委组织部驻南岑村帮扶干部莫治江带队到台江县学习了麒麟瓜种植技术后,将赠送的麒麟瓜种子种植在羊肚菌大棚里,由南省村白茶产业基地提供每半月一次的定期技术指导,同时白茶基地与南岑村签订了产销合同。南岑村合作社的羊肚菌大棚实现冬夏“菌瓜轮作”,不仅杜绝了大棚季节性闲置,更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据了解,夏季的麒麟瓜产出保底回收每0.5公斤1元,能实现合作社经济增长5万余元,平台共享使合作社的种植、产销更有保障。三是旅游资源互补。两村计划下一步发展旅游时,在采摘休闲游和民宿深度游等方面取长补短,互相推荐、互相影响,从而带动老百姓增收,实现乡村振兴进一步发展。

  台江县南省村和剑河县南岑村在共建之初就开展了产业共谋的互助。年11月中旬,剑河县南岑村劳动力告急,得知共建村工作开展困难,帮扶南省村的台江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秀琼立即和州委组织部台江县驻村工作队队长李章和商量此事,协调台江县南省村党支部紧急调派产业基地27名工人为剑河县南岑村林下产业发展助力,解决南岑村苗木栽种缺人手的燃眉之急。

  今年清明,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台江县南省村茶叶产业基地季节采摘用工告急,若不及时采集,茶芽变成老叶后损失将非常严重。剑河县南岑村驻村工作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安排南岑村党支部通过劳务输出的形式,增援了21名采茶工,帮助台江县南省村茶叶产业基地抢收茶叶,既为台江县南省村茶叶产业基地挽回损失,又增加了剑河县南岑村务工农民的经济收入。该产业基地茶叶厂厂长张继全十分动容地说:“两村共建实实在在能让两村村民都获得好处,非常有意义。”从剑河县南岑村来台江县南省村茶叶产业基地采茶的苗族妇女杨闷翁对记者说:“我们年纪大了,外面的工厂不收我们,孩子在外面读大学需要钱,党支部让我们来台江采茶,不出远门也能挣钱。”

  今年3月中旬,台江县南省村搭建了产销平台,通过“走出去”战略,将贵盐集团下辖的“D球村”农产品有限公司介绍给剑河县南岑村,使得南岑村的羊肚菌、蜂蜜、甜酒销路畅通。喜欢酿酒的剑河县南岑村大坪二组杨老布说:“以前要挑着担子找车子,趁赶集上街卖酿酒,很不方便。现在好了,有‘D球村’农产品有限公司和村里搭建的平台联系销路,不愁产品卖不出去,日子真是越来越有盼头。”

  剑河县岑松镇党委书记姜凤林对记者说:“南省与南岑两村党支部跨县牵手,通过两村党支部的党建交流,通过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有效地拓宽了我们基层党员的视野,我们将结合自身实际,努力把南省村‘季节性套种’‘稻+鱼’给产业做‘加法’的成功经验转化为我们南岑村产业发展的实践。”

  人才共育,实现技术共享发展同步

  加强联系,形成人才共育合力。一是提供技术支持。结合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对台江县萃文街道的帮扶,协调相关教育资源,打造“流动课堂”和“空中课堂”,按需邀请专家、老师、经验农户为两个村的老百姓开展讲座,增强各项实用技能。二是共育村建人才。借助职业教育平台,为村干提升学历,提高基层队伍人才质量。三是统筹村级培训。共同用好目前台江县、剑河县针对两个村提供的各种培训资源,如林下种植养殖技术培训、枇杷种植技术培训、“妈妈制造”苗绣培训、广东顺德派驻台江职校的“舌尖上的中国”大师培训、南省村白茶基地的茶叶种植加工技术培训、南兄养蜂基地的蜜蜂繁殖技术培训、南岑村的南五味子种植技术培训等。

  年12月,两村党支部在剑河县南岑村小学操场开展南五味子种植技术培训,培训分批实施,两周时间共计培训两村群众及技术人员余人。目前,台江县南省村白茶基地套种的50亩南五味子,以及剑河县南岑村种植的亩南五味子,均已存活抽苗,长势良好。

  今年4月,两县两村还利用“空中课堂”联合培训公文写作,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参加培训的有驻村队员、村干、部分党员和实习生,共计45人。目前,两村工作人员公文写作水平大幅提高,部分大专学历村干,从不愿做、不会做、不想做变成了我能做、做得快、做得好。

  台江县南省村苗族妇女吴里耶,因为年龄较大,出外务工没有什么岗位适合,成了村里的留守老人,因为没有经济来源,过上了向儿子们轮流要生活费的日子。但自从参加了白茶基地的茶叶种植技术培训后,她在茶叶产业基地务工,平均每个月能领到元工资,现如今已经存了7万元。去年秋天,她更是自己买了一辆三轮车。吴里耶觉得村党支部关心留守老人的就业问题,让她们这些年纪差不多的老姐妹在家门口务工,月月有收入,生活很有安全感,日子过得太幸福了。

  为了最大程度地走进老百姓的内心,向明宣策划了“四个一百”走访调研活动,供剑河县南岑村和台江县南省村两个党支部同步实施。通过“入百家门,尝百家饭,察百家情,解百家忧”活动,驻村干部自己带米带菜到每家每户同吃同聊,深入体察民情,用同老百姓“话家常”的方式走进老百姓的心里,解决老百姓实际困难,了解老百姓的发展愿望。

  南省村有一个名叫吴昌治的年轻人很能干,去年换届前,村“两委”上门约见吴昌治,希望他能够回村担负起村副主任一职。但是吴昌治一直在台江县及周边从事建筑工程工作,不愿意回村。通过“四个一百”走访调研活动,李林静了解到,吴昌治是个热心肠的人,目前正在主动帮助协调村内一个饮水提灌站建设用地。既然能不计回报主动协助村里办实事,这个人应该是个好苗子,于是李林静便四次登门拜访,说服吴昌治回村发展,带领群众致富,吴昌治受其诚意感动,答应回村担任村干。回村后,吴昌治积极为村民办实事、为村里谋发展,他带领群众发展“优质稻+高密度养鱼”项目,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于年11月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今年通过换届选举,成为了南省村副主任。

  台江县南省村支部书记邰彦武和剑河县南岑村支部书记刘跃泽,在共建活动中,亲身感受到了结对共建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们共同表示,要将两地党支部跨县联建合作长期坚持下去。

  台江县萃文街道工委副书记、街道办事处主任杨胜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台江县南省和剑河县南岑两个村党支部跨县共建,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相互借鉴成功经验和吸取失败教训,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少走弯路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将继续加强合作,让村民切实享受到合作实惠,实现互利共赢。”

  (注:一亩=0.公顷或.67平方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6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