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贵州日报」杨晓波金秋9月,行走在台江的乡野间,水果、山菌等高效经济作物长势喜人,放眼望去,绿色的田野上,随处可见繁忙的丰收景象,乡村面貌更美了、农业产业更旺了、农民的口袋更鼓了、农民的思想更活了……高效经济作物已逐渐取代传统农作物,成为群众主选产业。这段时间,正是台盘乡、革一镇、排羊乡等乡镇金秋梨的收获季。一大早,果农们便出门到金秋梨基地采摘,客商早早到基地抢收刚摘下的金秋梨,游客们也争先恐后地到基地体验丰收的喜悦。一派崭新的田园画卷书写着村庄的改变。伴随着余亩金秋梨的丰收,截至9月,台江县食用菌已种植万棒,产量1.13万吨、生猪出栏5.万头、家禽出栏36.1万羽、稻田养殖规模达5.7万亩……这一组组数据,为全县今年的丰收奠定了扎实基础。加快发展乡村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台江县以务实的举措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8月初,正值台江县施洞镇猫坡村西瓜的采收旺季,在猫坡村,当地老百姓趁着晴好天气采收西瓜。据悉,年,猫坡村种植西瓜余亩,产量25万斤,产值近50万元,有效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增长。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实施“稻+N”综合种养模式一直以来是台江县的重点探索项目之一,一亩水田既可以种庄稼又能同时搞养殖。用水稻跟合适的渔业品种有机结合,科学利用土地空间和季节气候因素,是发展生态立体经济的一种新型种养模式,该县大力推广“稻+鱼、稻+虾、鱼+鸭”等多种模式,提升稻田综合利用价值。据介绍,“稻田综合种养”是一种高产高效、节能节地、生态环保的稻田新型种养模式,可达到稻鱼、稻鸭、稻虾等同步增产、品质同步提升的良好效果,在提高稻田利用率和粮农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台江县全面围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坚持以夯实农业基础、产业深度融合和市场为导向,推进农业“四化”进程。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全县积极推广“村社一体、合股联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等有效做法,培育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当前,共有州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9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家庭农场3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40家。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建立起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和风险协调机制,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产品质量品牌体系建设。台江依托特有的生态资源优势,强化农产品绿色有机原生态的优良品质,培育当地特色产业优势品牌,打造生态、绿色、有机的台江农产品供应地。围绕特色和优势的绿色“稻+鱼”,以及渔业、枇杷等产业,有序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完成姊妹茗珠、翁你佳禾、九股苗、苗菇菇等一批商标的注册工作,并成功注册“姊妹苗”区域为公共品牌,实现品牌效应的升级。夯实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台江县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以园区、坝区、林区“三区”为重点,将农业产业基地示范化、标准化、规模化。全县建成高标准农田3.2万余亩、大棚61万平方米,同时不断夯实农业冷链、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农业产业基地全覆盖。目前,台江县已形成了“一业为主、多品共生、长短结合”的产业格局,全县产业规模、经营管理、产品销售、农业产值等环节均得到全面提升发展,进一步夯实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接下来,台江县将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发展规模化、农业建设标准化、农特产品品牌化、农特产品市场化建设。重点推进枇杷产业和“稻+N”产业,大力发展大米、水产、精品水果、食用菌、中药材、茶叶等产业,促进各大产业链从短到长,产业规模从小到大,业态从无到有,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09-:00:00: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7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