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黔东南州台江县致力于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生产逐渐实现从“单一种植”到“生态种养”、从“看天吃饭”到“科技种植”和“农旅融合”的转变,同时不断创新“稻+鱼”生态农业模式,逐步走出了一水多用、一田多收、粮渔多赢的“稻+N”路子,有效提高稻田亩产综合产值,助力乡村振兴。“以前秋收后我们就把稻田空着了,现在好了,冬种油菜,夏养稻田鱼,一年四季都有收获,再过几天我要往田里放鱼苗了。”村民姜涛说道。日前,在台江县阳芳村的田野上,当地村民开着收割机穿梭在田间,趁着晴好天气抢收割收菜,确保颗粒归仓。“去年全县秋冬种的油菜种植面积有4万多亩,预计总产量有吨左右,产值在万元以上。现在收割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接下来村民把田地翻犁,为后续的种养做好准备。”台江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治东说。在秋冬旱季,台江县采取了冬种油菜、萝卜等多种蔬菜对田地进行交叉轮作,有效打通了土地连作障碍,进一步提高农田亩产效益,促进农田利用接续化,实现秋冬无闲田。目前,台江县率先在排羊乡、台盘乡、革一镇等乡镇建设“万元田”示范点,辐射带动全县采取以稻为主、种养结合,大力推广“稻+鱼、稻+虾、鱼+鸭”等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科学利用土地空间、发展生态立体经济。数据显示,年,台江县稻鱼综合种养面积8.9万亩,累计投放鱼苗6.6万公斤,累计投入资金.89万元,水稻总产量4.9万吨,产值1.76亿元;稻鱼总产量0.45万吨,产值1.78亿元。“现在我们这里稻田不仅种稻子,里面还有鱼、虾、蛙,大家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村民吴光海笑着说道。台江县在做好“稻+鱼、稻+虾、鱼+鸭”等种养模式的基础上,深挖探索多种“稻+水产、稻+蔬菜”综合种养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有效提升农田亩产价值,让村民“坐收渔利”。据了解,年台江县“万元田”示范点实现平均亩产水稻.68公斤、稻田鱼70公斤,较年分别增产.68公斤、14公斤,亩产值超过1万元。今年,台江县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立足资源优势,推动产业、产品向规模化、生态化、精深化发展,推动完成实施“稻+设施化辅助养鱼”产业综合示范区2万亩,实现年综合亩产值万元以上,确保稳粮增产、农民增收。与此同时,台江县依托浓郁的民俗风情文化发展农旅融合,借春季油菜花海举办“花海踏青”“花海约拍”等季节性活动,吸引游客出游打卡,实现冬种油菜、春来赏花,同时,以“稻+水产”生态农业模式为契机,开发摸鱼、捉虾、捕鸭、套蛙等农家休闲捕捞体验服务,有效提升农田效益,实现了观光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据测算,今年全县稻田养鱼面积将达8.9万亩,产量预计达吨,产值达1.24亿元以上,覆盖全县2.8万农户,待到收获期,届时可实现农户户均增收至余元,一亩亩“万元田”上将“生长出”一家家“万元户”,增收致富步伐蹄疾步稳。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杨晓波编辑段岚茜二审刘诗雅三审刘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7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