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就业先行。在余杭区-台江县东西部扶贫协作中,两地紧紧围绕围绕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两大任务做文章,不断强化组织领导,深化东西协作,既主动“输血”,又帮助“造血”,为劳动者提供就业增收、稳定脱贫致富途径。形成了“台江所需、余杭所能”的帮扶工作格局。
请进来:“五园十工坊”成就业扶贫“助推器”
年以来,余杭区、台江县共探索产业化、市场化扶贫途径,进一步强化“造血”能力,发挥组织优势,积极对接企业,做好产业帮扶,产业扶贫项目实现了“做一个成一个”。
“以前打工都是出去,现在工厂开到家门口来了,方便得很,从家走路到厂也就十几分钟的路程,我文化不高,也没有技术,出去打工也难,现在在这里打工每个月工资还有元呢!”在台江县老屯乡秀珍菇基地务工的长滩村贫困户黄约央说。
台江县东西部协作项目,工人在老屯乡秀珍菇基地采摘秀珍菇
银饰和刺绣是台江县传统优势技艺。台江县投入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万元,同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妈妈制造”项目开展合作,实施“妈妈制造”台江苗手工产业帮扶项目,通过设计支持、品牌推广、市场导入、平台搭建、技能培训等五项举措,提升台江银饰、刺绣产业层次,帮助贫困妇女就业脱贫。项目创新采用“一社多坊众创”扶贫方式,形成“1社10工坊”,带动“两个主体”-小微企业和手艺人,培育“两种精神”-契约精神和职业精神,实现“两份收入”-务工收入和分红收入。
台江县老屯乡东西部协作项目,在长滩村开展刺绣培训
目前“1社10坊”已经完成装修投入使用,完成饰品、女装等50余件产品设计,每年从杭州导入万元来料加工订单,名贫困妇女实现就近就业,名残疾妇女获得分红收益。
5月9日,扶贫协作再传捷报。余杭天能扶贫产业园在台江举行签约仪式,成为东西部产业扶贫的又一“重要窗口”。该项目由杭州市余杭区投入帮扶资金万元,与中国最大的电动车动力电池供应商之一天能集团开展扶贫产业合作,利益联结10个深度贫困村(贫困村)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预计吸纳名劳动力就业,其中贫困人口名,人均月收入3元以上,有效巩固脱贫成效。
余杭天能扶贫产业园的签约,标着着台江“五园十工坊”的产业扶贫格局正式形成。由余杭区全力打造余杭扶贫产业园,现已形成天能、华耀、方黎湾、长滩、银饰五大园区,产业扶贫形成集群。
当地群众在方黎湾园区内的箱包厂务工
方黎湾园区内的鞋厂,让当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余杭扶贫产业园总面积超50㎡,可吸纳0余名劳动力就近就业,其中贫困人口名以上,实现年产值超6亿元,税收万元以上。
东西部协作以来,台江县抓实利益联结,建立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申报“6+1”标准和项目确定“六步法”等长效机制。严格落实杭州市东西部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做好产业帮扶,助推经济发展,帮扶资金优先投向产业发展并量化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利益联结贫困人口3人。
年,“妈妈制造”台江苗手工产业帮扶项目、老屯乡秀珍菇产业化基地、南宫镇交宫村食用菌种植项目、老屯乡香椿种植项目、方召镇食用菌种植基地等13个产业项目实现分红,向名贫困人口分红.74万元。
走出去:东成西“就”劳务输出再升级
“以前去杭州打工的时候都是坐绿皮火车,现在政府的政策越来越好,在疫情期间我们出去打工政府还给我安排了专车专列,全程车费全免,还给我们提供吃的,贴心得很。”老屯乡望虎屯村民田井兵这样说道,“多亏村里面网格员的宣传,才得知台江县委、县政府组织劳务输出,我就来了。”
疫情期间,为解决“就业难”、“出行难”、“招工难”问题,确保劳务输出有序开展,台江县成立1个临时党工委,对接余杭区人社局,达成就业意向后组织返岗员工乘坐余杭复工免费专列返杭。
抓好疫情期间有组织劳务输出
年,余杭区、台江县仍然把劳务协作作为帮扶工作核心任务之一。两地主动作为,统筹疫情防控和东西部劳务协作,“两手硬、两战赢”,多措并举确保两地劳务协作有序推进,为巩固脱贫摘帽成果提供坚实保障。
年3月,余杭区、台江县两地人社部门签订了新一轮《人力资源和劳务协作合作协议书》,并引入余杭区人力资源服务中介机构,成立台江杭黔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形成劳务派遣长效管理机制,让每一位有工作的务工者都有一份满意的收入。两地积极整合企业用工方和劳务输出人的双向资源,在余杭区11家企业建立就业基地,组织动员1余名劳动力(贫困劳动力约占50%)到浙江省务工,输送5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到杭州免费就读职校。疫情防控期间,通过有序组织,先后有名民工顺利返岗就业。
“在这里工作还习惯吗?”
“每个月能挣到多少钱?”
“生活有没有困难?”……
年4月17日,台江县委书记吴世胜赴杭州市余杭区杭州金杭包装印业有限公司考察,亲切的与台江籍建档立卡务工员交流,详细的了解企业务工环境和个人的身体、生产、生活情况,并鼓励他们在外安心工作、努力创业。在杭务工台江籍群众周绍坤感动地说:“我们在这里工作很顺心,没想到家乡的领导不辞辛劳、奔赴千里来到余杭看望我们,让我们感到很亲切、很温暖。”
台江县委书记吴世胜赴杭州市余杭区杭州金杭包装印业有限公司考察
余杭区、台江两地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把劳务输出就业作为脱贫攻坚、共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台江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率队到余杭区人社部门专题考察东西部劳务协作,合力破解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余杭区第一时间出台《关于贯彻“区防疫惠企28条”政策加强企业用工保障的实施意见》,把东西部劳务协作写进意见,对首次在余杭就业连续缴纳社保3个月以上的台江籍务工人员,一次性给予0元生活补贴。
截至4月底,台江籍累计在浙江省务工人员人(建档立卡人员人)。其中:在杭州市务工人员人(建档立卡人员人),在余杭务工人员人(建档立卡人员人),在杭州外其他地区务工人员人(建档立卡人)。
跨越千里,山海情深。东西部扶贫协作让台江与余杭区凝聚了跨越千里的亲情。“年是台江县整县脱贫摘帽成果巩固之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着重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消费扶贫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台江县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和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贡献积极力量。”余杭区挂职干部、台江县委常委、副县长姚爱华说。
共建帮扶大格局,余杭区突出“党建扶贫”,立足“台江所需、余杭所能”,以“巩固脱贫成果,留下扶贫干货”为目标,精准实施帮扶行动,与台江携手奏响实现全面小康“大合唱”。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凌忠云钱仕豪李卓檬杨晓波
通讯员邰春
编审沈安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