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台江县农文旅融合为乡村振兴赋

北京中科参与健康管理与商业医疗保险论坛 http://m.39.net/pf/a_6109023.html

眼下正值荷花的最佳观赏时节,在黔东南州台江县老屯乡长滩村,放眼望去,百余亩碧绿粉红荷花田一块连着一块延伸至远方,景色迷人。苗族吊脚楼错落有致,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村党群服务中心,阳光洒向巴拉河两岸,把“最美红军村”长滩村装点得格外靓丽。

长滩荷花美如画

“我们要坚决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长滩村第一书记周兴文说。“近期,我们村筹办‘荷花节’相关的农文旅游玩项目。同时,还大力推广干莲子、荷花茶、食用菌等本地农特产品,利用村内36家农家乐面向游客推出‘荷花宴’,全力打造农耕文化圈、农旅产业链。”

游客到长滩村体验独木龙舟竞技

近年来,台江县老屯乡长滩村充分利用“河边村,半坡寨,谷底人家”以及国家级AAA景区的资源优势,依托“独木龙舟冠军之乡”等文化底蕴,瞄准亩产业坝区,聚焦“强组织、兴产业、推振兴”目标,突出党建引领,深化“党支部+”产业发展模式及内涵,调整确立了以传统农业为基、苗族文化为魂、特色旅游业为形的农文旅“一体化”产业发展格局,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既能赚钱,又能照顾老小,谁还愿意出去打工?”望着房前顺着梯田依次延伸的余亩荷花园,长滩村二组40岁的龙正财感慨地说。前些年,4亩水田种植水稻、油菜,收成刚好也就只够一家人糊口。自村党支部会同合作社引进台江县姊妹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动员他流转土地支持村里发展荷花种养产业,并统一规划建成高标准优质荷花园后,龙正财依靠原来的土地领上了“租金”,挣到了“薪金”,分得了“股金”。除去开销,一年还能存上2万多元。

长滩村村民到生产基地务工

为打造苗族银饰刺绣产业,推动形成品牌,长滩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协调部门资源建成“妈妈制造”扶贫工坊,全村名绣娘竞相展示“指尖技艺”,刺绣、银饰等产品年销售量达到1余件,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     “今年我们村的游客越来越多,不用外出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而且我们种植的水果、养的鸡鸭再也不用愁销路了,下半年我们还要继续加油干才行。”村妇联主席张银花在村合作社半年总结会上说。据了解,年上半年,长滩村游客接待量超过万余人次,旅游产业综合性收入超过万余元。

长滩村全景

悠久的苗寨历史,浓郁的苗族风情,丰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风光......老屯乡长滩村以台江县全面铺开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四个一”行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两个作用”,通过体验化、场景化方式,精雕细琢创意手工体验、农耕文化展示、休闲娱乐等“链上产品”,更加彰显“农文旅”品牌文化,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杨晓波

通讯员李昌柒

编辑张婷

编审田旻佳李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0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