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全国乡村村晚台江分会场丨第

为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绩,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共中央决定将发挥脱贫攻坚时期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的宝贵经验,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继续选派驻村书记,于是一批肩负使命,敢于担当的驻村书记,继续奔赴乡村,擎起大地的画笔,描绘乡村振兴的新蓝图。

驻村书记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村晚”的活动现场请来了台江县部分乡村振兴的驻村第一书记代表,请他们共话乡村振兴美丽图景。

台盘乡平水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姚本穗讲述了平水村的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

“平水”相逢,与众不同!平水村位于贵州省台江县西部,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是我们黔东南州府凯里市的后花园,台江县的西大门。我们村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由传统村落南尧和平水两个小村合并而成,有7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寨,村域国土面积19.73平方公里,共户人,村民全部都是苗族人口,芦笙舞、古歌、飞歌等民族歌舞自古流传,姊妹节、苗年节、牯臧节、吃新节等民族节日丰富多彩,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的有机统一,既有差异又有契合,相信到了平水,您定会感受“她”的与众不同。

谈及乡村振兴是如何实施时,姚本穗表示: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在三级组织部门的带领下,我们探索实践了“四村工程”。

一是实施“党建强村”工程。党建工作是驻村帮扶的重要任务,我们选优配强了村“两委”班子,平水村新选配的第十一届村“两委”成员中,高中及以上学历占80%,整体结构功能全面优化。去年,平水村党支部被评为五星党支部和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是实施“能人带村”工程。我们紧紧抓住人才振兴这个重点,加强对优秀人才的政治吸纳和引领,通过结对帮带、技能培训等形式,不断提升村民的能力素养和致富本领,推动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三是实施“民生暖村”工程。习近平总书记说,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是社会和谐之本。驻村以来,我带领村支两委协调25万元维修了南尧通组路和部分生产生活步道;为72户农户争取到厕改项目资金25万元,每户补助元;申报太阳节能路灯和垃圾箱项目资金60万元。还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留守老人、儿童、退伍军人等余人次,邀请省内外医学专家到村开展义诊,为群众提供暖心服务,获得了省级妇女之家和州级生态村命名。

四是实施“产业富村”工程。我们围绕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目标,通过“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的稻田养鱼项目。

自年来,我们村在合作社集中养鱼的基础上,以鱼苗作为红利向全村户村民共发放鱼苗近11万斤,助推农户每年户均增收元左右。70岁的村民杨胜本,家中还有患耳疾的老伴和上初中的女儿,生活十分困难,自从加入村里的稻田养鱼合作社后,在年底参与分红的基础上,还有每年管理经营合作社的2万元收入,家里的年人均纯收入从年的元,提高到年的1万余元,家里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

姚本穗还讲述了未来的平水村的发展之路:

中国自古就有“饭稻羹鱼”的传统,而平水村上千年的稻田养鱼,传承至今、生生不息!我们有优质的水源——坐落在南尧的流水瀑布,我们有通达的交通——凯里到台江的重要经济带,接下来我们将借助乡村振兴和东西部协作的“东风”,把这些优势转化成资源,破解多年来平水优质鱼苗不足、稻鱼品牌效应不高以及市场化程度不够等难题,发展集“稻鱼良种培育、生态养殖、产品收储流通、农产品加工、技术交流培训、文旅观光”于一体综合产业项目。袅袅炊烟、鱼儿欢腾——这就是我要与乡亲们一起绘就的平水乡村振兴新画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钱仕豪杨晓波

编辑石含开

编审沈安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4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