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我们要‘学史明理’;第一课,我们要‘学史增信’;第一课,我们要‘学史崇德’;第一课,我们要‘学史力行’。”3月10日上午,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肖远平为全校师生开课。
贵州师范大学年春季“开学第一课”《乌江两岸党旗红,青春聚力颂党恩》
贵州师范大学师生共同聆听了年春季“开学第一课”——《乌江两岸党旗红,青春聚力颂党恩》。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堂课的内容,立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的讲话精神,徐徐展开;这堂课的授课,由“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部队退役复学学生等,娓娓道来;这堂课的开展,采用“线下授课+线上直播”形式,让全校4万余名师生,共感党恩。
“贵州经济赶超跨越的‘黄金十年’,同学们都看到了什么?”课堂主讲教师、学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获得者章凤红信步走上讲台,与四位讲述者,共同“开启”他们眼中的贵州、眼中的中国。
贵州师范大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章凤红
脱贫攻坚看乌江 第一位走上讲台的讲述者,是贵州师范大学“1家1”全家福拍摄团队学生刘小庆。年起,拍摄团队跋山涉水,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贵州脱贫攻坚一步跨千年的历史变迁。
贵州师范大学“1家1”全家福拍摄团队学生刘小庆
刘小庆说:“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拍照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就是轻轻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然而,对于团队员来说,却是一个历时八年、充满汗水和艰辛的历程。” 截至年国庆节,整个团队为贵州贫困山区多位老人、余名儿童,拍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张照片,用张照片记录下了多个家庭幸福的瞬间。
“1家1”全家福拍摄团队
其实,在刘小庆心中,有三个最令自己难忘的瞬间。 第一个“瞬间”在年国庆。第一次参加拍摄活动的刘小庆,跟随团队抵达台江县红阳苗寨,记录下了6岁孩子陈新对外出务工妈妈的埋怨与思念。年,寨子建起了手工艺合作社,陈新的妈妈重返家乡,靠苗绣养活了一家人。陈新的童年从此有了温暖的怀抱。 第二个“瞬间”在年5月。在晴隆县三宝彝族乡阿妹戚托小镇,刘小庆尤记那天的芍药分外鲜艳,在王奶奶的新房前,刘小庆为他们拍下了全家福,大门上贴着红红的对联——横批是:“歌咏小康”。 第三个“瞬间”在年11月23日。刘小庆在电视机前收看了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紫云、纳雍、威宁、赫章、沿河、从江、榕江、晴隆和望谟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贵州省66个贫困县实现整体脱贫!”那时,刘小庆心中只有“我很幸福”四个字。 “随着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到来,‘1家1’全家福活动将会以新的方式延续下去,而我们手中的相机,也依然会忠实地记录下这个伟大时代里每一个动人的瞬间。”刘小庆话音刚落,会场里响起阵阵掌声。 百年党史话乌江 作为第二位讲述者、贵州师范大学辅导员杜乐,讲述了红军成功强渡乌江的故事。 湘江战役、通道会议、黎平会议、遵义会议……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在杜乐的生动讲述下,红军长征的光辉历程,在全校师生心中徐徐展开,留下深刻记忆。
贵州师范大学辅导员杜乐
年底,在第八届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决赛中,杜乐从全国3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近百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大赛二等奖、当年贵州在该项赛事中的最高奖项。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杜乐说,遵义会议精神已成为贵州人艰苦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贵州人将继承并赋予遵义会议精神新的时代内涵,闯出出一条新时代的“贵州新路”。 带着贵州人滚滚乌江水般的豪迈之姿,第三位讲述者、遵义师范学院退役复学大学生蔡金洋,讲述了自己在中印边境哨所“詹娘舍”的过往。 “詹娘舍哨所屹立在峭壁之上它有一个特别诗意的名字叫‘云中哨所’,她还有一个特别形象的名字叫‘雪山孤岛’……”伴随蔡金洋的话语,全校师生们看见了一张张蔡金洋与战友们,屹立于雪山之上的照片。
遵义师范学院退役复学大学生蔡金洋
蔡金洋回忆道:“詹娘舍哨所有两面五星红旗。”一面竖立在不足六平米的悬崖平台上;另一面,画在哨所大门口的岩壁上。 詹娘舍有一个传统,每一个换防上山的战士,都要给这面五星红旗添一次颜色。 “人在,旗在!”蔡金洋说,一个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边防哨所,像一枚枚永不生锈“国门钢钉”,牢牢地驻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边防线上,每一个哨所的上空,都会有一面五星红旗猎猎飘扬。 语毕,蔡金洋将千言万语化为一个军礼。
学校退役退伍大学生向中国军人致敬
科教兴黔美乌江 作为最后一位讲述者,“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贵州师范大学原副校长谢晓尧走上讲台时,是自信且从容的。 因为,谢晓尧讲述的,是国之重器“中国天眼”的成果与未来。
“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贵州师范大学原副校长谢晓尧
年,国家天文台˙贵州师范大学FAST早期科学数据中心成立,谢晓尧任中心主任。谢晓尧介绍:“计算是生产力、数据是生产资料、互联网是生产关系,这三个要素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 “FAST首次发现脉冲星,开启了中国设备系统原创发现脉冲星时代、开启了中国射电波段大科学装置系统产生原创发现的时代。”课堂上,谢晓尧深入浅出地为全校师生介绍了“中国天眼”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紧接着,谢晓尧又介绍了“中国天眼”的未来发展。 谢晓尧说,下一步,围绕“中国天眼”,将建设FAST射电天文望远镜观测阵列群,全面提升FAST射电天文观测的分辨率、灵敏度,强化数据融合。
今年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亲切会见了“中国天眼”项目负责人和科研骨干。这对谢晓尧来说,既是对天文科研工作者的鼓励,又令自己倍感责任重大。
谢晓尧播放脉冲星音乐
今年4月,FAST数据将正式向国际开放。谢晓尧建议:“以此为契机,建设FAST数据国际共享云平台,支撑FAST国际开放、提升贵州整体基础研究的水平和能见度、带动贵州相关高科技产业。” 最后,谢晓尧用来自浩瀚宇宙的脉冲星音乐,带领全体师生,感悟“中国天眼”的魅力。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要学好百年党史,坚定理想信念;要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要练就过硬本领,勇做时代新人。” 课堂结尾,贵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韩卉勉励全校师生,要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既认真读好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内的“有字之书”,又读好社会与实践的“无字之书”,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汲取奋进的智慧力量。
“开学第一课”升旗仪式
军训体验活动
写书法
猜灯谜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赖盈盈
实习生熊唯宋益 编辑刘娟 编审田旻佳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