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扶贫故事教育需要适时的理解与赞美

我叫杨福军,年3月受贵阳市教育局的委派,来到了台江县民族中学支教,并由我担任高一(16)(17)班和高三(2)班三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

到校第一天安顿好之后,第二天我就进入了紧张的教学中。对于我来说,课堂并不陌生,可课堂的对象是陌生的,心中也有些许担忧。通过第一天的相处,我和孩子们过得很愉快。

时间悄无声息地过了一个月,在四月一个星期二的上午,我在高一(16)班上化学课,和孩子们探讨着学习的问题。班上有个坐在后排靠窗的男生,不知不觉地趴在了课桌上,我示意让他的同桌轻拍将他叫醒,在朦胧的睡意中他用手托着下巴,向他的同桌投去一个恶狠狠的眼神,还附带说了一句少管闲事,趴着继续睡。当时我就对该生进行了批评,谁知他越发变本加厉,直接反驳,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由于课上怕耽误孩子们的时间,我对其只是进行了简单地批评教育,使得这场课堂的“较量”草草收场。

下课后我和该生进行了交流谈话,从孩子的言语中得知,该生父母常年在外,得不到家人的关心,学习也一直静不下心来,加上基础欠缺严重,导致在学习上出现了自暴自弃的行为,上课说话、睡觉、搞小动作已是常事。

其实对于我们老师而言会经常面对这样的事情,在当天与他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了他的诚实和压力,我没有再批评他,反而表扬了他的诚实。我依稀记得我给他的原话是:一个懂得自我倾诉的人,他一定会释放压力;一个懂得珍惜的人,他一定知道感恩;一个认识过错的人,他一定会善待他人。

时间又过了一天,在第二天晚上的一晚课间,我在高三化学组办公室备课,门外传来轻微的一声“报告”,我没有多留意,随即回了一声“请进”,孩子走到了我的办公桌前给了我一个诚挚的道歉。我当时感到十分惊讶,我对他说我很欣慰,其实你什么也不缺,你和班上的其他孩子也一样的聪明能干,你能用你的学习证明自己,我们就这样愉快地交流了二十分钟。

第三天的课堂教学中,我提出了不同层次的化学问题,其中有一个主动的身影就是这位同学,他从举手到上台完成问题的时间里受到了班上全体同学的注目,随即课堂里发出了统一的声响“咦”。针对他所回答的问题,我对他进行了表扬。在之后的教学中,我对该生特别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1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