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助推脱贫攻坚
——台江县乡村旅游发展走笔
特约记者张强本报记者杨光明
台江县旅游资源丰富,古村落聚集,生态旅游业是台江县的第一支柱产业,旅游扶贫让贫困群众有了“金饭碗”。
近年来,台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立足“山、水、情、节”4篇文章,突出“民族、生态、文化”3张名片,坚持全域旅游规划,打造生态旅游精品,深入实施“旅游+”战略,已成为助推台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发动机”和“催化剂”,在促进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贵州民族报年10月15日B1版
打造旅游节庆品牌
为进一步弘扬台江县特色美食文化、民族节日、民族产业,加快推进台江“旅游+节庆+文化+美食+扶贫”融合发展,台江以美食文化、节庆文化、民族文化为着力点,重点打造苗族文化旅游活动,如苗族姊妹节、独木龙舟节、舞龙嘘花等等民族特色节庆日。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主导深入挖掘苗族美食、苗族文化、苗族节庆,植入旅游业态。通过苗族节庆活动的举办,增强台江民族文化的影响力,通过贫困户的土特产品展示、银饰制作演示、刺绣展、非遗周等,宣传台江特色产业、优质农副产品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带动乡村优质农副产品的销售,拓宽贫困户优质农副产品销路、促进贫困户的增收。
群龙竞度清水江
打造乡村一日游线路
近年来,台江县摸排各乡镇(街道)贫困户信息及产业发展情况,充分发掘本地旅游资源,结合全县农家乐分布情况,推出台江乡村一日游精品路线,组织游客“赏农村美景、吃农家土菜、购农副产品”,贫困户提供优质农副产品,把集市放到乡村来做,把农副产品放到在家门口来卖,丰富乡村文化内涵,让乡村旅游成为亮点,打造出“旅游乡村”的旅游扶贫新模式,不仅让游客感受到台江山水田园风采,也切实让贫困户成为旅游发展的受益者。申报创建旅游村寨、农家乐、乡村旅游客栈,年已申报并通过乙级旅游村寨1处,四星级乡村旅游客栈1家,优质级农家乐1家。年11月成功通过评审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水上苗寨景色秀
打造乡村旅游新业态
台江县结合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采取“党支部+合作社+旅游项目”的三位一体模式,党支部带头、合作社搭台,把乡村客栈、农家乐、苗族古歌、舞蹈、刺绣、农村电商等媒介作为群众增收的渠道,年改建或新建完成旅游公厕6座;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加快乡村民宿改造的10户41间,已全面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旅游从业技能培训参训人员余人次。年12月30日,台江县在贵州旅游扶贫云系统中录入旅游产业带动增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人,充分发挥乡村旅游业在提升产业、农民致富和繁荣农村的引领作用。
苗族敬酒礼仪:高山流水
近年来,台江依托高速发达又便捷的交通网,借着“民族、生态、文化”三大特色,挖掘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将品牌赛事、自然资源与特色文化相互结合,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旅游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双赢的有效路径。
舞龙嘘花闹元宵
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台江县的乡村旅游激活了农村发展内生动力,走出一条变资源为资产的创新之路,实现了农村、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让当地百姓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奔向了富裕路。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勤劳勇敢的台江人民的步伐将越来越快,越来越坚实。
红阳草场风光美
芦笙齐奏丰收歌
苗乡斗牛
苗寨拦门酒
翁密河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