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台江踏上新征程,苗疆大蝶变

踏上新征程苗疆大蝶变

特约记者张强

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州中部,国土面积平方公里的台江,总人口16.9万人,苗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98%,有“天下苗族第一县”之称。由于群山阻隔、基础条件落后、群众受教育程度低等原因,台江长期处于贫困和落后状态。年底,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有7个贫困乡镇(其中1个是州级极贫乡镇),93个贫困村(其中63个为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台江全景

近年来,台江县在中央、省、州三级组织部和杭州市余杭区的关心支持和倾情帮扶下,全县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坚持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推动抓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将党的组织优势不断转变为脱贫发展优势,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台江县城

年来,台江县16.9万干部群众撸起袖子精准施策,下绣花功夫扎实推进,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重点,建强63个村级战斗堡垒,选派名干部下沉一线开展脱贫攻坚,持续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资源,深化推进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精准选派专家服务农业产业革命,创新开展“十户一体”抱团发展模式,探索总结抓党建促脱贫“十攻略”,在探索党建扶贫和高效衔接乡村振兴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2月26日,在贵州省台江县施洞镇旧州村,农民在四新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蔬菜种植基地里采摘红菜苔(无人机照片)。

台江苗族文化保存完整,苗族风情浓郁,有苗族姊妹节、施洞独木龙舟、反排木鼓舞等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41个国家级传统村落,有精美绝伦的苗族刺绣,巧夺天工的苗族银饰,悠扬动听的苗族古歌等,被联合国列为全球“返璞归真、重返自然”的十大人文旅游景区之一。曾经,“守着青山绿水受穷”,满地都是文化“瑰宝”的台江,却因交通闭塞常年捆在山沟里。过去,台江县广大群众“抱着民族产业金元宝”,却过着贫穷的生活。如今,依托高速发达又便捷的交通网,借着“民族、生态、文化”三大特色,挖掘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将品牌赛事、自然资源与特色文化相互结合,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走出了一条生态旅游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双赢的有效路径。

年余杭区--台江县东西部扶贫协作联席会

撸起袖子加油干只争朝夕奔小康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年在台江县两会上,代表委员们表示,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以“万众一心,撸起袖子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气魄,只争朝夕、攻坚克难、团结奋斗,以优异成绩,同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方黎弯社区开展就业创业宣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载着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代表委员们聚焦“全面小康”,谈变化、谋未来。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只要我们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信心,“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干劲,就一定能与全国人民一道昂首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党员干部入户宣讲脱贫惠民政策

年,脱贫攻坚的一纸“军令状”,吹响了台江大地,让16万台江人民战脱贫促发展的改革大潮涌动。台江人民携手战贫困的旗帜,屹立于苗岭的潮头浪尖。

工人采摘食用菌

时光荏苒五载,脱贫攻坚激荡奋进。五年砥砺,最初的“军令状”变成了亮眼的“成绩单”,台江人民用一串串的数字,交出靓丽答卷。截至年,全县累计实现7个贫困乡镇退出,93个贫困村出列,户人脱贫,贫困人口下降到户人,贫困发生率从年的37.71%下降至0.98%。全县生产总值从年的22.2亿元预计提高到年的43亿元,年平均增长11.43%。

家政培训

五年来,台江人民不畏压力、砥砺前行,着力从思想上破围子、改革上开方子、脱贫上闯路子,用党建扶贫、改革发展的具体实践,不仅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台江速度”,更走出一条富有黔东南特色的十户一体“台江样本”。

辣椒育苗培训

过去一年,台江县上下聚焦总目标,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打好四场硬仗上精准发力、持续用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脱贫攻坚战以来,台江县由县委常委包乡镇,县级领导、部门领导、乡镇领导包村,全县名干部结对帮扶,从全县抽派名干部下沉蹲点包保网格,全县贫困人口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组建个村级指挥所和个网格单位,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作战体系。

忙春耕

社会发展有温度民生幸福有质感

刚刚过去的年,从苗岭山脉到清水江畔,从万亩草场地到翁你河谷,社区广场里、苗家楼房庭院里、厂区农田里,处处都是精气神饱满、穿梭忙碌的身影。放眼苗家大好河山,城乡生活蒸蒸日上,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们走出家门打工创业,不同民族的亲戚间相互来往,精神面貌焕然一新……16万人民精神层面发生的变化,成为代表委员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2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