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江坚持12345工作法凝聚同心筑梦

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0175279445585067&wfr=spider&for=pc

近年来,台江县坚持探索和创新“紧扣一条主线、构建两个格局、建立三项机制、搭建四个平台、突出五个重点”的“”工作法,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起繁荣发展的最大公约数,擘画好民族团结的最大同心圆。

紧扣一条主线突出政治引领

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引导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自觉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凝聚力量。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了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成立创建工作专班,按全县总人口人均2元的标准,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专项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保障统筹推动创建工作开展。将“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纳入台江县创建测评指标体系,制定《台江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建立了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评选机制,成功创建了个民族团结示范单位。全方位多形式深入广泛开展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让民族政策在广大干部群众中生根发芽。

构建两个格局深化三交互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构建两个格局,不断深化交流交融交往,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群众基础。

构建全面互嵌发展格局。坚持把推动各民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东西部协作互嵌,抢抓东西部协作帮扶机遇,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各民族交往交流、团结联谊等活动,杭州和佛山先后选派优秀教师名,医生名到台江开展帮扶工作,在全国首创“组团式”教育医疗帮扶模式,培养了一大批“带不走”的教育、医疗专家和管理骨干队伍,推动台江教育和医疗实现跨越式提升,涌现了全国“时代楷模”陈立群、“全国最美医生”汪四花等先进典型。坚持城乡发展互嵌,在城市建设上以各民族风格互相融入,建设具有民族风情特色的现代县城;在乡村发展上,培育发展一批民宿体验、农旅融合、生态休闲等城镇经济业态,促进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构建人文交流发展格局。大力实施各民族青少年交流计划,深入开展“开笔礼”等民族文化进课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持之以恒传播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青少年学习和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心灵深处。

建立三项机制营造和谐氛围

坚持依法治理,创新增进民族团结工作方法路径,不断增强全县各族人民凝聚力、向心力,全县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得到持续有效巩固提升。

“十户一体”筑同心。创新“发展产业一起帮,公益事业一起建,社会责任一起担,文明乡村一起创”的“十户一体”抱团发展和社会治理模式,得到了省、州领导的肯定,并在全省、全州推广。邻里关系更加融洽,各民族相处更加和睦。

法治导向安人心。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加大《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宣传力度,采取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引导各族群众自觉树立法治思维,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平安台江建设结硕果,获得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2个,州级民主法治示范村6个;全县连续44个月无“两抢”案件,连续7年持续巩固省级“无毒害”示范县,先后被授予省级“无邪教”示范县、全国信访“三无”创建示范县等荣誉。多年来无重大涉民族网络舆情炒作事件,社会和谐稳定,各民族和睦相处。

“七破七立”暖民心。围绕“七破七立”着力破解“假、旧、怕、庸、浮、拖、奢”难题,立新风干实事,积极促进全县党员干部时刻绷紧“服务弦”,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得到持续提升。

搭建四个平台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引导全县各族人民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包容,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搭建文化共识平台。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和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81个县、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场所。统筹推进“六个一批”试点建设,先后建成县委党校、台江二中、城关一小、方黎湾社区、长滩村等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涌现了“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周海燕等一批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和个人,有力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与行。

搭建文化活动平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全县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以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五旗五歌五认同”活动,让青少年从小发出“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在国民教育上普及国家通用语言,在技能培训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促进各民族更好沟通交流。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和内涵,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把红军长征经过台江贯彻执行早期党的民族政策受到台江同胞拥护的红色故事讲透、传好。深化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搭建文化交流平台。连续24年举办被誉为“东方情人节”的贵州台江苗族姊妹节等民族节日,深受各族群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