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周早产儿生命危在旦夕
浙大二院台江分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全体医护
人员细心呵护34天后顺利出院!
近日,浙大二院台江分院首例胎龄32周的早产儿,在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由医院帮扶专家陈昶执行主任全程指导,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全体医护人员34天的日夜坚守,如今,已顺利出院了!
患儿,胎龄32+6周,出生体重g,羊水胎粪污染,初步诊断:早产儿(32周,适于胎龄儿)、新生儿轻度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由于呼吸窘迫导致患儿严重缺氧,情况危急,需使用外源性PS治疗。在帮扶专家陈昶执行主任的指导下,医护人员通过微创方式进行了气管内滴入,并辅以无创呼吸机进行肺复张。经过一系列的抢救,患儿生命征平稳,立即被送入恒温箱对症支持治疗。
患儿的缺氧虽然得到了缓解,但随时会有感染加重的可能,为防患于未然,新生儿科专家团队积极进行病原学检查,主动调整抗感染方案,根据患儿个性化调整温箱湿度与温度,并提供单间进行保护性隔离。
早产儿的重要使命是“追赶生长”,这要求吞咽能力较差的患儿比一般的足月儿摄入更多的能量,而要达成这个目标,静脉营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长期的输液,可导致静脉炎或重复穿刺,为解决这个问题,新生儿科医护人员为患儿行经外周静脉的深静脉置管(PICC),在陈昶执行主任编制的静脉营养计算软件的帮助下,精确配置患儿每日所需热卡,为患儿的肠外营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陈昶执行主任每天为患儿制定治疗方案,针对患儿的治疗要点对全科医护人员进行悉心的指导,在NICU团队日夜坚守,尽心尽力的救治下,患儿如“闯关”般克服了重重的困难,精神越来越好。
患儿父母皆为高龄,且经济拮据,每当患儿病情有变时,都有放弃治疗的想法,为给患儿父母加油打气,重拾希望,浙大二院台江分院院长钟会明及院班子多次深入科室了解患儿病情,并要求全力支持救治,协助快速办理医保和给予院内部分减免,给这个困难重重的家庭带来新的希望,为他们托起了“明天的太阳”。
经过34天的日夜坚守,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奶量已足,体重达g,各项生长发育指标正常,未见明确神经系统后遗症,如今,已健康出院。出院时,患儿的家人给浙大二院台江分院新生儿科送来了一面绣有“医术高超德高尚,心系婴儿暖人心”的锦旗,字里行间满是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
此次首例32周早产儿的成功救治,刷新了浙大二院台江分院新生儿急危重症救治记录,也彰显了在新一轮“组团式”医院的帮扶成效,使台江分院在新生儿重症救治领域的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为打造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医疗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荐阅读1.新生儿呕血不可轻视,系统治疗可健康成长//浙大二院台江分院首例36周消化道大出血早产儿顺利出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