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从搬进杭州路社区开始杭州日报

记者毛长久通讯员高静玮

屋外艳阳高照,室内凉风习习。

凯里市杭州路社区农贸集市一号摊位前,王菊花正热情地张罗着来往的顾客。

“你看,半天工夫,一橱柜的杀白鸡、杀白鸭,就剩一两只了。”王菊花乐呵呵地说着。

王菊花去年从台江县台盘乡的山沟沟里走出来,搬到了杭州路社区。刚来那阵子,她还有点担心,“除了干农活啥都不会,会不会找不到事干?”

政府主动找上门,给她在菜场租了个摊位,就在拐角显眼处。“现在好了,每个月有多元的收入,还能就近照顾老人和娃娃。”

在西湖区的结对帮扶下,杭州路社区周边近年来先后上马了多个公共配套项目,学校、菜市场、扶贫车间……为易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贡献杭州力量。

走出大山,融入城市生活

两年前,感恩于杭州对凯里的援助之情,黔东南州凯里市将一条全长3.9公里的新建城市道路命名为杭州路。

杭州路上,凯里市建起了当地最大的易地扶贫安置小区——杭州路社区,全州多名贫困群众陆续搬进了新家。

苗族小伙吴晓辉的老家,在黔东南台江县老屯乡羊屯村,地处半山腰,家里5口人,挤在3间破木房里,出趟门不是翻山就是过坎。

“我们那儿山多地少,外出务工是很多人的选择。我们辗转到浙江温州、福建晋江等地打工,一直带着孩子租房子住,钱很难攒下来。”说起过去几年的经历,小吴唏嘘不已。

去年,符合易地搬迁政策的小吴一家,高高兴兴搬进了杭州路社区,开始了有“家”又有“业”的城市新生活。

他的新家,三室一厅,房间宽敞明亮,客厅还有一个大大的阳台,窗外景致怡人。不仅住得好了,生活也很便利——小区对面,新建了一个菜市场;出小区不到50米,是小区配套建设的凯里市第十四幼儿园和第二十五小学。“我有两个娃,大的上小学,小的在幼儿园中班,两个娃在家门口就能读上书了。”小吴笑着说。

更让小吴夫妻俩开心的是,在家门口就把工作解决了。

他所住的这幢楼的地下一层,原先是个地下停车场,一直以来使用率不高。如今,变成了一座扶贫车间——双喜炜益制衣有限公司。“我主要做的是服装设计、打样等工作,老婆做点杂活,我们俩一个月的收入加起来有多元呢。”小吴自豪地说。

出门七有,服务易地搬迁

搬迁群众所需,正是西湖区精准扶贫的着力点所在。

为了解决他们的“买菜难”,西湖区年投入万元援建了智慧农贸集市,面积平方米,共有摊位54个。记者看到,这个菜市场的硬件跟杭州的菜市场相差无几,蔬菜、水产、家禽等区块划分明确,还配齐了智慧支付、商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41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