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位老师。他们不仅教书,更懂得育人;他们不仅不断完善自身,还将这种正能量辐射。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哪里能做更多事就去哪里,临平一中王红梅老师(余杭区名教师,杭州市初中数学大组成员)将这一份心意,延伸到了贵州大地。
抵达,赴梦想之约
根据《杭州市对口和山海协作年度各区、(县)市及钱塘新区工作任务》的通知精神,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局选派临平一中王红梅老师赴黔东南州挂职,挂职时间为期6个月。
9月3日,王红梅老师来到台江三中,为台江的教育大地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高铁抵达凯里
▲初到台江三中
来到台江,王红梅老师不顾路途辛劳,立即进入快节奏的工作状态,一到校便把申请成立名师工作室提上议程。在台江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台江县教科局于9月22日发文成立台江县初中数学王红梅名师工作室。
▲王红梅老师在台江三中的办公室
9月23日,在台江县政府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邓春妮副县长主持会议,黔东南州教科局副局长、台江县副县长司文朋同志亲自为王红梅老师授牌,余杭区挂职台江县副县长姚爱华同志、余杭区教育局副局长鲍志法同志等见证了授牌仪式。鲍局长对王红梅老师表示热烈祝贺并提出殷切期望。
启程,发散正能量
工作室共有成员8人,学员28人,人员覆盖了台江县四所初中和天柱县四中、五中。工作室活动紧锣密鼓,固定活动是每月一次的施洞中学送教活动。
10月,邀请了工作室的顾问——浙江省特级教师盛志军教授一行前来指导,开展了以“东西融合,资源共享”为主题的交流活动,应天柱县第四中学和第五中学的邀请,盛特一行还送教到天柱县四中。
11月,邀请了贵州省乡村名师雷飞颖工作室成员——黔西四中宋阳老师一行前来指导,开展题为“研题、研课、研写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讨活动。
12月,邀请了临平一中数学组——浙江省先进教研组组长洪海承一行前来指导,开展了“校际交流,推进教研组建设”的主题活动。
工作室的16位老师开设了展示课,邀请了省内外5位优秀的青年教师上示范课,王红梅老师为学员们开设4次讲座、2次示范课,所有人员参与评课。工作室的一次次活动,增强了工作室人员教研教改的意识,提升了课堂教学和评课议课的能力。
担当,哪里需要就在哪里
此外,王红梅老师在台江三中勇挑重担。所担任八(10)班的数学课的教学任务,也是大难点——学生基础很不扎实。经过王老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发生了质的变化。12月,由于七年级一位数学老师请产假,王老师又接了七(12)班的数学课,工作量加倍。但是,她欣然接受,尽心尽力。她说,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
王红梅老师通过家访的形式,走进家庭,走近学生,了解孩子们在家的学习情况及困难。
了解家庭困难后,王红梅老师便组织杭州的爱心人士结对助学36个贫困学生(资助到大学毕业,大学、初中、高中每学年元,小学每学年元)。其中台江三中27人,台江民中1人,方召小学1人,芩邦小学2人,下司小学5人。并给台江三中发放中考助学奖8人。
共发放来自杭州爱心人士捐助的衣物余公斤、新围巾余条、新的保暖袜子双。来自杭州的总共近个包裹,承载着杭州的温情,分别发放给台江三中和芩邦小学的孩子们。
▲几大箱衣物抵达
▲余条新围巾带来的杭州温度
▲清洗干净,叠放整齐的捐赠衣物
▲穿上捐赠衣,温暖又开心
▲英语读物承载希望
王红梅老师说,支教时间太短,想做的事太多。所以她加足了马力,白天黑夜连着干。她表示,工作室还有一年半的时间还会主持各类活动,主要以线上的交流指导为主,每学期来主持1-2次线下的活动,将台江县初中数学的教研氛围保持下去,让更多的数学老师在工作室这个平台上获得成长。
共筑梦想、守望相助,这是一场以爱易爱的旅程。王红梅老师的支教生活已经结束,但是爱在延续,作为余杭区首届领航名师班的学员,接下来回归一中后,王老师也会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散发光和热,将真正发挥领航作用。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走过这场支教的故事,相信在孩子们的心中,也已种下一颗颗梦想的种子,就像向日葵在朝着太阳盛开。王红梅老师说,我愿意继续成为阳光,去见证更多的盛开。
来源:临平第一中学
版权说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临平第一中学。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为公益,未用于营利,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