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台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

6月28日,在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周海燕被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务工作者、一名少数民族党员,能在建党周年时获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这是组织对我的肯定,也是我们所有民族同胞共同的荣誉。”周海燕说激动地说。

贵州省台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萃文街道方黎湾社区党总支书记周海燕荣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走进黔东南州台江县方黎湾社区,一栋栋新房、一张张笑脸写满幸福生活的甜蜜。近年来,方黎湾社区共安置移民0户人,全部为建档立卡户。新房楼下还有户外用品箱包厂、手工刺绣坊、鞋厂等扶贫厂房。搬迁群众在楼上安居,楼下就业。   谈起方黎湾社区的变化,要从年4月说起。     贵州省台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海燕被委派到方黎湾社区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和工作组组长,负责搬迁群众的后续服务工作。那时候的方黎湾社区,是一个配套设施不齐,搬迁群众难同心的社区。

搬迁群众刚来互不相识,有的思乡情切,不想在小区居住,一直想着回老家去。这可把周海燕急坏了,一连几个晚上睡不着,不停地思考对策,如何让搬迁群众安心住下来,把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工作做好?

台江县方黎湾易地移民搬迁小区

她理清思路,为了让群众能够安心居住和生产发展,她做了大量的工作。积极带领工作组遍访社区来自四镇三乡两街道的家家户户,挨家挨户摸底登记搬迁入住信息,对搬迁户进行耐心细致的摸底调查和政策讲解,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了他们寻路子,谋出路。   在与搬迁群众交心谈心的过程中,周海燕的真心与热情逐渐被他们感知,而这样一颗真心,也换回了群众的信任,渐渐打开了工作局面。     搬迁群众能不能稳得住,只有就业创业才是出路。社区开展了多次就业技能培训,涵盖家政、刺绣、厨师、挖机等等,在她看来,能够让搬迁的老百姓有一技之长,收入稳定是她最大的期盼。搬迁户李黎明回忆说:“刚搬进来时,没有工作、也没有收入。幸亏在周海燕书记的带动下,我和我的妻子在附近找到了工作,经济收入有保障了。”

方黎湾社区群众工作的扶贫车间

每当传统节日来临,她都会组织社区开展庆祝活动,把大家融入到“同心”这个大家庭。还经常组织社区文化服务志愿者深入社区、农村、学校、福利院等地进行慰问演出或举行联欢会等活动形式,宣传党的政策、播种社会公德、传递正能量。     “周海燕同志为了搬迁群众,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带领我们和群众打成一片,把社区当做自己家。”方黎湾社区办公室主任杨昌波说,在同事眼中,她是一个踏实认真、勇于担当的“高效执行者”,在社区群众们眼中,她是一个体贴入微,让人觉得温暖的“贴心人”,更是一个胆大心细、身先士卒的“女汉子”。她以吃苦耐劳、踏实肯干、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更是凭着一份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职责感,把各项工作都做到最好。

周海燕在与社区群众交流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她积极探索,将党建工作与苗族文化深度融合,提出“党建+妇建”“党建+团建”和“党建+关建”的工作思路,推行“党建+网络化”管理模式,形成社区服务“四站工作法”,推动居民自治与社区管理互补互助,形成了具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党建工作格局。让社区困难家庭、留守老人和儿童等弱势群体享受到贴心服务,得到了社区居民的高度赞誉。   “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以自身为起点,发挥自己少数民族的优势,团结各民族同胞,继续全心全意做好党员群众服务保障,以党建为引领建设社区、强化社区网格化管理、搭建社区民族团结连心桥、助力社区居民实现再就业,努力把社区建设成搬迁居民群众最美好的家园。”周海燕说。      周海燕把辛劳与汗水奉献给社区群众,换来了群众的认可,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充分发挥了一名社区基层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她勤勉敬业,帮助搬迁群众打造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记者:您接下来有什么工作打算?   周海燕:近期我们社区将要开展“非遗周末聚”活动,把旅游、文化资源利用起来,进一步带动群众的就业,同时也是传承推广我们的民俗文化。   记者:您有什么想对群众们说的?   周海燕:很感谢我们方黎湾社区群众一直以来的支持、鼓励和包容,只要我在岗位上一天,就不会落下我们方黎湾的任何一个群众,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杨晓波

编辑张婷

编审田旻佳李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4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