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症状有哪些 http://pf.39.net/bdfyy/jdsb/191218/7696544.html乡村(社区)是社会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才能夯实法治社会根基。近年来,台江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为全县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年3月,台江又获喜讯,棉花村、方召村、岗党略村、交密村、方黎湾社区、文昌社区、报效村、九摆村,大塘村等9村(社区)被贵州省司法厅命名为第六批“贵州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省级民主法治社区——方黎湾社区一角连日来,记者驱车相继走进苗岭深处的这9个美丽小村庄(社区)部分村寨,探访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的模样……顺着盘山公路走了20多公里,终于到了台江县方召村,这个小山村矗立在半山腰,一进村便能感受到产业兴旺带动村美民富的景象,一座座整齐的食用菌大棚映入眼帘。“别看这儿现在发展起来了,过去可是台江县出名的脏乱差村和贫困村,百姓人均年收入不足元。”村主任杨光学说。自从年方召村把围绕脱贫抓党建作为第一要务,把能人用起来,把制度建起来,实行党员联户、结对帮扶责任制,入户走访座谈,宣传惠民政策,制定脱贫措施,引导群众改变“宁愿苦熬不愿苦干”的落后思想,实现群众提建议,党员出思路,形成有钱办事,有人干事,有章理事的良好乡村治理格局。按照“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不断规范民主管理制度,合法产生村民自治章程及村规民约,使村规民约成为方召村建设发展的钢铁纪律。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就是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良好法治保障。排羊乡九摆村在党建引领,村规民约做支撑的治理框架上,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像一条条七彩线一样织进乡村发展蓝图中。村级调解室查阅九摆村的村规民约,平平无奇的条目中包含着社会治安、生态保护、村风民俗等八大类、三十二条,内容详尽、朴实无华。“我们每一条村规民约都是和村民商量一致通过的,每年还会根据实际情况修改一次。”村主任唐忠福说。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空洞的道理,一条条贴合实际的条款,让村民自觉形成了自我约束和互相监督、文明和谐的乡风氛围浸润在每一个九摆村民的心里。“年以前,九摆村的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贫困不仅限制了发展,还成了滋生矛盾的温床。在村支两委的带动和帮扶部门的努力下,年后就开启了脱贫致富、和谐发展的新篇章。”排羊乡九摆村支部书记杨昌勇说。这些年,九摆村以实现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重要途径。要求村干部班子成员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走在前,干在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带动全体村民,真正当好村民的“领头雁”。通过结合本地实际的探索研究,九摆谋划实践了高山生态茶、稻田综合种养、乡村民宿旅游等绿色产业发展道路。在台盘乡棉花村,这些年在法治的引领下,孝老爱亲、互帮互助的美德蔚然成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都市田园梦正在不断实现。法制宣传进校园年棉花村积极探索开展活动的新形式、新办法,汇民意集民智,组建民生民主陪审团,拆除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无影篱笆”,让群众真正参与到基层民主自治管理中来,还权于民、还利于民、还信于民,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产生示范、带动效应。“今天请大家来,商议我们村合并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制度或组织,能够持久有效地解决统一认识、并村并心、同步小康的问题。”棉花村党支部书记王川在村两委会上,作出了一个“抛砖引玉”的话题。随后,村干部们你一言我一语打开了话匣子,热烈地讨论。“建立陪审团,请群众来参与、来监督村务。”村干部们达成共识。这些年,棉花村全方位打造法治宣传载体,在党员群众活动中心设置宣传栏、开放农家书屋、架起“村村通”大喇叭,常年开展“送法下乡”,其中涉及禁毒、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主题的法治宣传册,真正做到让村民“耳濡目染”。普法宣传进万家从原来贫困发生率48%降到0%。年,棉花村合作社销售收入达余万元,集体经济积累也增加到了50余万元,人均收入从之前的不足元,提高到现在的多元。村里面老百姓修的新房也多了,小汽车多了,村里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有了富足的物质生活,台江县百姓追求更多的是精神生活,行走在苗疆大地,文化广场绿草如茵,健身器材各色各样,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应有尽有。站在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的制高点,台江县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越来越清晰。通讯员张强刘开义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凌忠云编辑石含开编审沈安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6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