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贵阳网
今天是第14个全民健身日,也是贵州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开幕的日子。体育无疑是近段时间让贵州出圈的话题,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的“村BA”点燃了不少人的运动热情。狂欢过后网红球场是什么样?“村BA”能否成为一门生意?赛事落下帷幕后,动静记者再访台盘村。
赛事过后的“村BA”场地依然是村民的“篮球圣地”
狂欢过后的“网红球场”
从凯里收费站下了高速,再行驶40多公里,记者到达台盘村的“网红球场”。8月3日凌晨,“美丽乡村”篮球联赛黔东南赛区半决赛刚刚在这里落下帷幕。
当天中午,烈日高悬,球场上只有村保洁员老曾沿着一级级台阶,清扫着球场上的垃圾。“从上午开始扫起,中午都没回家吃饭,就在这里买两个馒头。”老曾告诉记者,赛事这几天,他接下了篮球场的清洁工作,一天元,打扫的时间集中在每天最热的时候,因为只有这个时段没有比赛。“明年我不干了,太累了。”老曾笑着说。
打扫球场的老曾
台盘村的“网红球场”由两个标准篮球场组成,一面临街,一面挨着村综治中心,另外两面则建有梯级看台。看台最高有21级台阶,顶上搭有一排临时遮阳棚,也是赛事期间的餐饮区。比赛已经结束,棚内只剩三五家小摊。在现场,赛事组织者和队员们在里面接受各家媒体的采访。“问的问题都差不多,重复说了很多遍。”熬夜打比赛,又面对媒体记者的轮番“轰炸”,队员们满脸疲惫。
今年,台盘村“六月六”篮球赛让“村BA”出圈,薛凯生是那场比赛的组织者之一。他告诉记者,“六月六”组织篮球赛是村里的传统,已经有无数年的历史了。每年这个时候,村里的青年人都会参与进来,筹办活动、维持秩序,“今年的组织者大概有七八十人”。
在村里,像薛凯生一样参与赛事组织工作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不管是“六月六”还是“春节”,一些在外务工的年轻人甚至会特地请假回乡。
王再贵是台江县的一名辅警,比赛期间选择了每天“两头跑”,他负责“六月六”赛事最后三天的解说工作,每天下班以后,他都驱车赶回村里,“后面那两天我基本上都是在车上睡”。王再贵说,自己就是气氛组的组长,“在一些精彩瞬间,我要带领大家把气氛烘托起来,这样也能提高球员的兴奋度”。
轻松幽默、又独具民族特色的解说风格,让王再贵收获了不少“粉丝”。“村BA”结束之后,王再贵开始做起了抖音直播,“就是让更多人知道我们这边的球赛,向网友分享我们这边人的生活状态。”
正在直播的王再贵
下午六点过,太阳渐渐西垂,在球场上,王再贵的直播间里,人逐渐多了起来。在台盘村,每到傍晚时分,篮球场上就异常热闹。少年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四个篮筐下聚集了各个年龄段的村民,篮球已经深植于村民生活中。从跟着父辈、兄长打球,到自己上场冲锋,代代如斯。用王再贵的话说,“这个活动就是一种传承,年长的就要带着小辈们一起玩”。
“四五岁开始和父亲一起学篮球,我爸年轻的时候也挺厉害的,代表我们村里面去比赛,现在老了就打点养生球。”杨涛是今年的高考生,他如愿考上了沈阳化工大学。今年,杨涛不仅代表本村参赛,而且协助年长些的组织者维持赛场秩序。“沈阳化工大学是CUBA联赛二级。”杨涛说,去大学以后,他要参加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
杨涛
“村BA”出圈:一次必然的“意外”
说起这次“村BA”走红网络,不得不提姚顺韦拍摄的一则视频。姚顺韦是贵州惠水人,作为一名职业摄影师,他入行已有九年时间。常年在贵州各地拍摄的他,对黔东南州“情有独钟”。“去了黔东南之后,就感觉特别不一样,有当地的特色,而且观众很热情。”摄影师姚顺韦连连感慨。说起这次“出圈”的篮球视频,姚顺韦告诉记者,他本人比较爱看篮球赛,也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