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闾大夫在湖南汨罗沉江以来,中国人已经吃了整整年的粽子,今年将是第个年头,预计国人将吃掉30亿个粽子。别看这个存在了两千多年的传统市场早已饱和,14亿人口的节日需求,还是养活了将近家专职生产粽子的企业,同时也让数以万计的个体商家在这个节日挣个盆满钵满,这都要感谢大夫那“上下求索”的惊天一跳。
小驼在屈原沉江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有调查数据显示,现在已经有5%的人表示不再喜欢吃粽子。相比另一个传统节日——中秋节,已经有20%的人表示不再想要吃月饼。原因无他,改革开放40年后已经富起来的国人,可选择的物质生活已经丰富到令人发指的地步,这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觉得除了应付一下过节,对这些应节食品已经没有太多的感觉。
你对传统粽子还有多少兴趣于是,生产企业们使出浑身解数,开发各种稀奇古怪的品种,以迎合人们越来越挑剔的口味,试图让这个传统应节食品变成常年可售的零食。各种商业化手段层出不穷,直至前些年某些商家包装出天价粽子和月饼,才终于让这两个传统佳节“变了味”。
售价,粽子不再是主角其实,粽子可以不吃,但别忘了,它背后传承的是两千多年的民族文化,尤其是被这个国家所有民族所共同推崇,甚至被一些外国民族(比如日韩)同样推崇的传统文化。这样的文化,淡之可惜,弃之可悲。在照顾到商业化的同时,是否能让它回归一些本源呢,来看看一些少数民族的做法。
你可能还没吃过炸的粽子在贵州的大山里,小驼偶然认识了一种之前从未听说过的粽子,跟我们常见的白色或者沾了油后偏黄的颜色截然不同,它通体成灰色,远远就能闻到一股草木清香,吃起来更是从未感受过的鲜糯,当听说它的制作技艺已经被列入国家非遗目录之后,好奇心驱使着小驼去它的原产地详细地了解它的渊源。
贵州灰粽贞丰,贵州西南部的一个小城。驱车南下到达贞丰县城北大门,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下图这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景观。汲取天地灵气,这里孕育了一个勤劳智慧、与世无争的少数民族——布依族。人口不多,地方不大,但却盛产一种人人都爱吃的农作物——糯米。布依族是南方典型的稻耕民族,他们的先祖就依靠种植糯稻,在这个曾经“穷山恶水”的地方生存下来。
贞丰北大门的双乳峰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当地布依族人把糯食文化发展到了极致,每当重大节日家家户户都要用糯米饭等美食来祭祀先祖。而端午节的贞丰,就是糯食一年一度的高光时刻,因为布依族人不仅祭祀自己的先祖,同样也会在这个共同的节日纪念中华民族共有的人文先驱——屈原,一时间,小城的街边就变成了五颜六色的“童话世界”。
布依族姑娘晒彩色糯米在端午节这天,人们同样都要上街购买艾草、菖蒲,挂于大门旁,以驱虫杀菌,辟邪驱瘴。但一些布依族人还会顺带买些中草药和土蜂蜜回家,这也是他们的养身秘方。到了傍晚时分,布依族群众会三五成群地带着玫瑰、月季或康乃馨等鲜花,相约到水井边“洗眼睛”。所谓洗眼睛,就是用鲜花花朵蘸上井水,揉敷于眼部以洗净尘埃、祛除疾病,祈求身体健康。你还别说,这个法子可能还真管用,小驼在这里确实很少看到戴眼镜的人。
布依族少女井边洗眼但端午就是端午,主角只有一个——粽子。小驼逛了下这里的“粽子一条街”——民族路,发现这里的粽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不是我们常见的三角形,而是方形,外面的粽叶被捆成“丰”字,象征丰收;粽肉的颜色也是明显的不同,每一粒米都是灰色。
丰字捆扎,灰色粽肉它不是生来就呈灰色,而是在制作的过程中加入了布依族的非遗技艺——将糯米秧子细筛后烧成灰,放入锅中和糯米翻炒,期间还要加上各家自研的配方,确保每颗糯米粒都充分包裹上灰,并渗透灰香。前文讲远远就能闻到草木清香,就是这个原因。
烧制草木灰那吃起来又如何呢?事实上,正因为加入了这种草木灰,使得口感与传统的粽子有明显的区别,吃起来特别的香酥。如果是传统的肉粽,一般人吃几个就会腻,因为糯米+肉+油就是容易让人产生腻感。但是有了草木灰就能去除油腻,让人越吃越香,这是布依族人民利用大自然的智慧例证。
鲜香软糯吃不腻事实上,要制作一款上等的灰粽,至少需要完成14个步骤:采摘清洗柊叶、挑选糯谷草芯、烧制草木灰、搓筛草木灰、选米搓米、选肉切肉、草木灰炒米、铺叶包裹、煮制灰粽等是主要环节。每一道环节都很讲究,比如草木灰要烧得充分,又不能烧太过变成白灰。
包灰粽很讲究口味也很丰富,常见的就是豆沙、鲜肉、大肉、蛋黄等。还有些组合,比如鲜肉板栗、鲜肉蛋黄等。但小驼觉得最可口的是排骨板栗粽,因为从没见过粽子里面一根骨头伸出来的样子。
排骨板栗灰粽刚开始还担心咬伤牙齿,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才发现担心纯属多余:排骨都炖化了,吃起来就像蔬菜一样,满嘴都是香汁。炖化的排骨和香酥的板栗混在一起,酥香至极。再加上糯米粒和草木灰的清香,简直太经典了。
看着都流口水灰粽的吃法也很多样,除了常规的蒸煮、蘸糖等吃法外,布依族人还喜欢切片炸着吃。没想到吧,粽子还可以油炸,这种吃法在当地还挺普遍的。小驼试了一下,布依灰粽本身味道就很浓,炸后就更香了,有点上瘾的感觉。
可以像切肉片那样切着吃好东西就要分享!这款布依族灰粽,小驼决定上架了,目前只选择了一家,但是是当地很有名的,明年争取扩充到三家,让驼友们多一些选择。
贵州不只有村超和村BA,还有很多你没见识过的风土人情。最近一年小驼都会在云贵高原寻觅,只要发现非遗特产、地理标志特产,或者很有特色且在当地颇受欢迎的东东和玩法,就尽可能地分享给驼友们,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享用云贵风物。
小驼行走在云贵高原最近小驼还加入了公共营养师协会,将携手营养专家们一起探索绿色健康、营养美味的地道风物和养生技能,如果您有好物推荐,或者有好的建议,也可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