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革一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政府带动、市场导向、科技支撑、企业带动”的产业发展思路,立足良好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群众基础等比较优势,全面盘活山地、林地等闲置土地资源,通过“组织牵头、科技支撑、把握机遇、打造品牌”的全产业链发展方式,推动革一枇杷产业升级发展,促进农林资源优势互补,老百姓增收致富,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走前列、作表率。
组织牵头、扩大规模,做好枇杷规模“加法”文章
按照“党建引领、政府带动、市场导向、科技支撑、企业带动”的思路,不断扩大枇杷种植规模,发挥各方面力量参与枇杷种植的“加法效应”。立足优势发展枇杷产业。革一镇气候温热湿润、日照充足、土壤热化程度高,非常适宜枇杷生长,群众自年起就有种植枇杷的习惯,发展枇杷产业的群众基础好,积极性高发展意愿强。革一镇党委、镇政府立足镇情实际,按照《台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江县年枇杷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因地制宜发展枇杷产业,千方百计扩大种植规模。多措并举推进枇杷产业。成立了台江县第五战区(革一镇)枇杷产业发展攻坚行动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镇级枇杷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实行挂图作战、限时办结。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种植大户+农户”“散户自行种植自行收益”的模式,召开全镇枇杷产业发展务虚会,组织专班深入30余个自然寨逐个召开院坝会,开展枇杷惠民政策进村寨、进家庭、进田间“三进”活动,广泛宣传枇杷种植,先后开展枇杷种植宣传达余次,有效扩大枇杷种植规模,打造枇杷产业强镇,初步构建形成“一核两带三区四基地”的发展格局,着力打造台江“十里枇杷”长廊。截止目前,全镇枇杷种植面积达3.17万亩,其中,新增种植面积2.15万亩,挂果面积1.02万亩。
科技支撑、示范引领,做好枇杷管理“减法”文章
加强科技支撑,培育枇杷种植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发挥科技人才在枇杷种植管理中的“减法效应”。加强科技人才支撑。配齐配强“一村一队”,围绕枇杷主导产业,从枇杷种植管理、采摘分拣、包装运输、市场销售等上下游产业链入手,全面建立枇杷产业人才支撑队伍,聘请黔东南州职业技术学院吴格娥教授、贵州但耘电子公司负责同志等担任枇杷种植和电子商务方面的专家顾问。谋划建立枇杷协会,建立产业发展储备库,把革一镇的优秀人士、乡贤、枇杷种植大户、党员代表纳入统一管理,围绕枇杷产业全产业链配齐科技人才。强化枇杷生产经营管理。创新枇杷管理模式,对已挂果或盛产期的枇杷采用反租倒包的方式建设培训教育基地,引导会员按照元/棵实行“一对一”认领,会员可全程参与枇杷种植管理、采摘收果等各个环节,创新可视化、体验式的枇杷种植管理合作模式;对于新栽种的枇杷,充分用好枇杷树下的土地资源,通过反租倒包的方式发展枇杷+西瓜、豆类、花生等业态,丰富“枇杷+”业态,提升枇杷园的复种指数。规范枇杷种植管理,在关键时间节点邀请枇杷专家深入一线,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教学、观摩学习等方式,向果农讲授种植管理、施肥灌溉、疏花疏果、病虫防治、采摘分拣包装、商品化处理等实操技术,全面提升果农的种植技术管理能力,提高枇杷的挂果率和品质,减少病虫害和极端天气对枇杷的影响。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争取政策资金完善产业路、提灌、步道等配套设施,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着力把枇杷产业园打造形成集教育培训、观光旅游等于一体的示范基地。
把握机遇、拓展市场,做好枇杷销售市场“乘法”文章
用好上级良好的政策机遇,千方百计拓展市场,有效发挥政策和市场的“乘法效应”。紧盯上级政策机遇争资争项。积极争取乡村振兴衔接、以工代赈等资金支持,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解决树苗、肥料购置问题,切实保障枇杷种植有效推进;向上争取以工代赈资金万元,加快建设枇杷产业园的产业路、机耕道、用电用水提灌等基础配套设施,为枇杷产业发展提供资金要素保障。紧盯区域合作政策拓展销售市场。充分利用新国发2号文件和《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实施意见》出台的政策机遇,超前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精准联系帮扶城市佛山市顺德区拓展枇杷销售市场;同时,通过提前对接台江、凯里商超和企业,落实一批订单,全面扩大枇杷销售市场。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拓宽消费热点。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创新枇杷销售方式,由合作社负责统一指导采摘、分拣、装盒,革一振兴公司以市场保底价收购农户枇杷,通过开展枇杷品鉴会(采摘会)、民族文化演艺、网络直播带货、媒体造势等方式,协同推进线上线下发力,全面营造枇杷消费热点,有效提振枇杷消费。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合作引进社会资本企业在革一投资建设枇杷加工厂,发展枇杷酒、枇杷罐头、枇杷果干等产品,全面拓展延伸枇杷产业链,有效提升枇杷产品的附加值。
优化品种、做大品牌,做好枇杷品牌“除法”文章
不断优化枇杷新品种,提升枇杷品质,做大革一枇杷知名品牌,充分发挥枇杷品牌的“除法效应”。选优选好枇杷品种。积极引进优质的枇杷新品种,优化调整品种结构,示范推广果形大、品质优、丰产稳产、错峰成熟的大五星优良品种,适当种植产量高、甜度高、果肉细腻的白玉枇杷品种,加快枇杷种植品种的更新换代进程。选优选好枇杷种植模式。统一种植标准,按照每亩40至45株的要求实行规范化种植,明确枇杷专班专员专门督导枇杷种植管理过程中的肥料、农药的规范化使用,鼓励引导果农使用生物农药、有机肥等,推行绿色有机种植模式。同时,按照百亩果园配套建设相应蓄水池的要求,逐一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减少因高温干旱引起的果实裂果、缩果等现象,实现果园的优质丰产和高效益回报。做大做强枇杷品牌。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方式,从前期枇杷的施肥、疏花疏果、修枝压枝、套袋等进行统一规范化管理,确保枇杷成熟后果实品相好、糖分高、口感好;同时,由革一振兴公司统一商标、统一设计、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等方式,植入枇杷文化元素,全方位打造枇杷品牌,提升革一枇杷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推动革一枇杷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 刘辉
编辑潘鸿
编审杨嘉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