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场有特色有分量的演出,背后是杭州与西部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孙雯通讯员孙凯

年12月19日,一场充满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杭州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山海协作城市联合文艺演出”在杭州举行。

演出以“不忘初心·携手共进”为主题,由杭州市与西藏那曲市色尼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湖北省恩施州、贵州省黔东南州、浙江省衢州市五个地区各自选送的文艺院团联袂献上,突出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涵盖了歌舞、民乐演奏、诗歌朗诵、民俗表演等多种文艺形式。

十一个节目中,有节选自国内首部文化遗产传播剧《遇见大运河》的舞蹈《水韵》,有由三位年轻的国乐大师刘乐、杨雷恒、陈鼎和青年钢琴演奏家李渊清首次共同合作完成的创意演奏《激流勇进》,还有《却日库木麦西热甫》、《肉连响》、《反排木鼓舞》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登台亮相……近名演员载歌载舞,展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这场极具分量的文艺演出,背后是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

年,杭州市文广新闻出版局赴对口帮扶地区开展“文化走亲”6场次。亲戚越走越近,感情越走越深,文化走亲越走越亲。文化艺术的交流,既促进了杭州与对口帮扶地区优秀文化成果的交流,实现了文化资源共享,也给老百姓带去不同的文化视听体验,促进了杭州与对口帮扶地区间的融合发展。

在资金支持、人才支援、产业合作、劳务协作等方面,杭州在对口帮扶地区多点布局,援建了一批重大项目,助推了一批民生实事,帮助培养了一批优秀干部,构建了多层次协作机制,搭建了一批合作平台。

可以看一组这样的数字——

为对口帮扶地区安排帮扶资金8.7亿,较年增长7倍;筹集社会帮扶资金2亿元。

向对口地区选派挂职干部62名,接收对口地区来杭挂职干部人、专技人才人,组织开展党政干部培训人次,专技人才培训2万余人次。

共引导家企业到对口帮扶地区投资兴业,通过产业合作带动贫困人口脱贫人,同时努力构筑黔东南州、恩施州农特产品在杭销售体系,组织对口地区企业参加茶博会、农博会、电博览会等国际国内知名展会20余次,开设农产品展销中心35个,实现对口地区农特产品及手工艺品销售5.79亿元。

劳务协作:出台《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优化贫困人口在杭创业环境;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大东西部就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努力促进对口帮扶地区降档立卡贫困人员来杭就业。共吸纳贵州、湖北、四川和吉林4省贫困人口来杭就业人,帮助对口地区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人,帮助贫困人口到其他地区就业人;接收贫困学生就读职业技术学校人,开展贫困人口就业培训人。

年以来,进一步推动了市州、区县(市)、乡镇及村之间四级结对,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常态化的帮扶体系。目前,杭州市个乡镇与对口地区个乡镇结对,个村(社区)与对口地区个村建立结对关系;所学校、99医院结对;家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活动,与对口地区个村建立结对帮扶关系。

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从钱塘江畔到西北内陆,在多条帮扶协作的战线上,也涌现出了一批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与感人事迹。他们之中,有情系苗乡,主动投身于义务支教,用爱与责任点燃知识火把的陈立群老师;有走进武陵大山深处,用精湛的医术,为鹤峰人民解除病痛、重塑健康的潘哲强医生;还有义无反顾深入贫困山区台江县工作、切实解决台江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困难的汪四花医生。他们的背后,更有数以百计的帮扶人才队伍,用真情温暖人心,用初心照亮山路。

本次演出在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由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对口支援办)、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主办,杭州市文化馆承办。杭州市副市长陈红英、市政协副主席汪小玫出席,西藏那曲市色尼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湖北省恩施州、贵州省黔东南州、浙江省衢州市等主要领导,杭州市选派干部、来杭挂职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共余人观看了演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47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