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林:来跟郭老师说再见……
陈彩娇:哎呀宝贝,来和妈妈拥抱一下……
眼前这一幕,是朱松林把小女儿朱乐妍刚从幼儿园接回到学校的支教楼并与妻子汇合一起去吃晚饭的画面,这是朱松林夫妇从佛山到台江县民族中学支教以来每天雷打不动的工作。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扶教。”年4月,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东西部教育协作工作接力棒,以“帮扶”为协作基础,以“支教”为协作主线,变“送教育”为“种教育”,带动台江教育事业在更高的起点上高质量发展,“山海协作”迎来崭新开始。
陈彩娇在给学生上课
年8月,来自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高级中学的教师朱松林、陈彩娇夫妇,作为佛山“组团式”教育帮扶团队成员,带着4岁的女儿来到台江县民族中学支教。他们与其他支教教师一样,在“组团式”教育帮扶一线坚守着“灵魂工程师”的使命和职责。
“当时我们突然接到学校来电话,说让我们去贵州省黔东南台江支教,我们内心当时还是有所纠结的,一个就是如果我们去对我们的家庭的生活肯定是有较大的影响,但是我们内心深处还有另外一个想法,就是有一种去支援国家西部建设的一个情节,我和陈老师自己两个都是在农村长大的,所以我们自己也深知农村山区的孩子想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命运的那种渴望,所以我们并没有纠结太久,第二天早上我们就回复学校说我们决定一家三口来贵州台江支教。”佛山援派台江民中支教教师朱松林说道。
就是这么一句干脆而又坚定的回复,让朱松林和陈彩娇与台江教育牵下深深“育人线”。朱松林在把家里年近八旬的老母亲托付给在湖南老家的姐姐照顾,同时又为考上研究生的大女儿准备各类用品等之后,夫妇二人就带着4岁的小女儿踏上了远赴贵州台江支教之路。
“学校说要不你陪着他去支教吧,我说好好好就这样,就一起就过来了。”佛山援派台江民中支教教师陈彩娇说道。
就这样,年8月,包括朱松林、陈彩娇夫妇在内的佛山市45名支教教师抵达贵州省台江县,分别在台江民中、台江中等职业学校、台江三中、施洞中学开展“组团式”教育帮扶。
朱松林在给学生上课
而朱松林、陈彩娇夫妇所分配到的台江民中,是台江县唯一一所普通高中,共有60个班级多名学生,教师力量明显不足。朱松林、陈彩娇夫妇服从组织安排,朱松林任三个班的化学教学兼高一化学备课组组长,在完成三个班化学教学任务同时,每周要组织备课组6位教师进行一次教研活动,交流经验、集体备课……把佛山先进教育教学理念融入台江实际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校教学效果和效率。
“我们过来会把佛山那边的教学教研的方法理念,带到这边提供给民中老师进行参考,然后我们化学备课组本地的化学老师会结合我们的方法、理念进行一个融合,然后会优化出适合本地教学以及本地学生的一套教学方法和教育理论。”佛山援派台江民中支教教师朱松林说道。
在完成教学质量的同时,朱松林还要定期学习理论,研究课改,想办法提升年轻教师的教学软实力,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朱老师是一位德才兼备的老师,可以说是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处,将自己二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无私的分享给我们,感谢在东部教育资源的引领帮扶下,我能有幸的遇到这么一位非常好的、认真负责的师傅,我觉得他无论是在生活还是教学上,他都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尤其是在教学指导,好多时候有不懂的问题跑去问他,他都很认真而且耐心的和我讲解,在这里我也非常的感谢他。”台江民中高一化学组老师叶小春说道。
刚到任教时,陈彩姣就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兼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在教学方面,对于有二十多年丰富从教经验的陈彩娇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在支教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她带的高一(15)班,数学成绩从开学时的第17名提升到第11名。
“教学这方面其实对什么样的学生我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基本上没问题,目前他们两个班的学生也还是挺适应我的这种教学方式的,这种难度不大。”佛山援派台江民中支教教师陈彩娇说道。
“我觉得陈老师她的业务能力很强的,她上课会由浅入深会用自己编的顺口溜之类的带我们去领会某个知识点,然后用一种浅显的方式让我们去理解某种做题的办法,让我们比较容易的去记住一些公式;在课下对我们的辅导她也是很积极热情的,私底下我和陈老师的相处是很愉快的,有的时候她也会和我们开一些玩笑,就真的像朋友一样。”台江民中高二(16)班学生张兴婷说道。
台江县民族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多数同学既是寄宿学生又是留守学生。因此,朱松林、陈彩娇夫妇在学校既充当老师角色,又充当家长角色。
相比教学成绩,朱松林与陈彩娇等支教老师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