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姊妹饭
贵州省台江县一个苗族人口占97%的民族县,民族旅游文化浓郁,是一个多元化的原生态旅游胜地。而来到台江,不亲自体会一次姊妹节,不吃上一顿美味的五彩姊妹饭,不领略到姊妹节的风情,那就不算来过台江。苗族姊妹节又称“姊妹饭节”,起源于台江县施洞、老屯,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七举行,于年5月20日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当姊妹节到来的时候,必定少不了五彩的姊妹饭。姊妹节的前后几天,街上便有阿妈或阿婆在摆摊卖姊妹饭。
姊妹饭是由红、黄、白、绿、黑五种颜色不同的糯米混合而成的,看着这迷人、可口的姊妹饭,我吃货的本性再一次爆发了,我不由自主地走到摊前问阿婆:“阿婆,这个姊妹饭怎么卖啊?”“十元一斤。”阿婆答道。由于这个节日的美食数不胜数,身上的钱早已所剩无己了。我仍不甘心,追问阿婆:“这个饭怎么这么贵啊,阿婆?”阿婆热情回答:“做这个饭可不容易啊,……”经过阿婆的细心解说,我知道了姊妹饭的制作不易。
五彩姊妹饭原来,姊妹饭需要的材料十分难寻,制作的过程又十分繁杂。首先,得先去山上采墒乌饭叶、红蓝草、密蒙花、苏木等材料,用水清洗后将其捣碎的树叶或花粉浸泡在水中一个半小时左右,再用布将碎渣过滤干净,留下能有色的水;第二,用适量的糯米清冼一遍,泡在有颜色的水中,泡的时间越长,蒸出来的糯米颜色更鲜艳;第三,将泡在颜水中的糯米倒在簸箕上,让颜水与糯米隔离;第四,待其水干后,就开始缓慢地往饭桶中倒去适量的糯米;最后,起火蒸上1个小时。这样,五彩的姊妹饭就做好了。五彩姊妹饭使用的是五种天然的植物原料作为染料制作而成,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传统古法制作,晶莹剔透,老少皆宜!尽管姊妹饭的做法很复杂,但阿婆还是愿意地去做。在做生意的同时,也能让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和当地的百姓吃上一口美味的姊妹饭。
姊妹饭,在苗语里的意思是“哝嘎良”,是苗族青年男女在姊妹节时的特殊食物,苗族女孩赠送男孩五彩姊妹饭,男女青年通过游方对歌、捕鱼捞虾、穿苗族盛装踩鼓等一系列活动来传递情与爱的节日。
喂饭给情郎五彩姊妹饭承载着苗族人民美好的愿望。黑色糯米饭是用乌饭叶染制,代表大地、沃土、大自然的恩赐,寓意感恩沃土;紫色糯米饭是用红蓝草染制,代表苗家人对生活的向往,寓意紫气东来;红色糯米饭是用苏木染制,代表喜庆、欢乐、兴旺,寓意发达昌盛;黄色糯米饭是用密蒙花染制,代表日照、阳光,寓意五谷丰登;白色糯米饭则寓意纯洁的爱情。五彩姊妹饭是爱情信物,友情馈赠,吃一餐姊妹饭,了却一年相思情。它不仅是食品,也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老百姓对富裕生活的憧憬!
愿来到苗疆腹地台江县的四海宾朋们都能吃上一口姊妹饭,共度美好姊妹节!
远方宾客尝一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