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聊天都在讨论些什么东西?
一边看视频会议。我们还是一边在聊天,相互讨论一些有意思的话题。
聊天都是些什么内容?——
A、张桂梅的成功突显红色的巨大胜利
张桂梅师德标兵时代楷模。年,文化大革命快要进入尾声了,东北人张桂梅两姐妹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到贫下中农和边疆插队进行劳动改造”的号召,千里迢迢到云南大理丽江下乡上山。……就留在那里结婚工作。……后来丈夫死亡给她造成重大打击,万念俱灰而求死不能。却又不久就生肿瘤而求生不得。既求生不得又求死不能,简直是人间炼狱。……后来参加县妇联大会,居然所有人员自发给她捐款,纯朴丽江人把路费和饭钱都捐献出来给她,让她感到人间温暖,就发誓要好好回报丽江百姓。……遂努力工作,既当儿童福利院院长又教书。了解了孤儿和底层百姓的疾苦后,就梦想创办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帮助穷人家的重男轻女思想下的女子脱离苦海。……没钱就去化缘,到大城市马路边摆出广告画,放下尊严体面哀求路人解囊相助——帮助她创办丽江全免费女子高中。却被行人误认为是骗子。……最后花费5年募得善款2万元,差点令她放弃梦想追求。谁知天无绝人之路,居然选她做人大代表在北京开会,就阐述想创办丽江全免费女子高中。获得各级政府和海外华人出钱盖校舍,办学初步成功。……谁知半年后,教师流失一半。遂转变观念创办红色学校,终于走出困境获得最后的圆满成功。(其实,学校资金来源主要还是各级政府部门,私人捐款还是杯水车薪而远远不够,这也就说明了在我国如果离开政府的帮助是很难办成功大事的。)……
B、退休名校长陈立群对台江民族中学实行真正的改革
年杭州学军中学的退休校长到千里之外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和侗族自治州的台江县民族中学当校长;从富裕的富甲天下的江浙沪长江三角洲到祖国西南边疆落后穷困地区支教;从拒绝私立学校两百万年薪到免费去垫底学校当穷学校的校长;60岁年龄的陈立群是不是老昏庸而脑袋糊涂了呢?绝对不是的。三千个学生的台江民族中学有两三百个老师,这个落后穷困地区的国家级贫困县的大学校,经过陈校长的带领而很快就从倒数第一名变成了真正的第一名,振动天下而把陈校长推荐评选为全国时代楷模。
为什么?学生还照样是那三千个学生,没有变换;老师还是那两三百个老师,没有变换;台江民族中学还是原来那个台江民族中学,也没有变换;……为什么前任就不行而一塌糊涂——学生是放羊式学习教育;厨房食堂是苍蝇飞舞而脏乱差;老师是只是混日子;……陈校长新官上任就立即把三千人的单一集中大食堂分成三个千人的分食堂小食堂,并大力抓饮食卫生;天天不打招呼就随堂听课而立即停职了两个老师;狠狠抓学生思想工作而激发出学生内在强大无比的学习内驱力;让整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惊天动地的改变和变化。
为什么?并不是贵州人比杭州人笨,贵州人是蠢货。究其原因不外乎是那个普遍规律,可能都是这样:穷困落后地区的精英领导阶层急于想做“先富起来的人”而优先脱贫致富,就大搞钱权交易和权色交易,把聪明心思都去弄做歪门邪道,比当地校长有背景的不敢动,已经上供烧香的不能动,女下属已经潜规则了,下属职位和食堂利益等等都出卖了,……不好的事情并不是看不出来,而是只能听之任之了。
为什么?而陈校长就能就行了呢?他是天神天仙吗?不是。富裕地区的陈立群退休校长对物质钱财已经没有贪婪的欲望了。更看重的是名声,从杭州名校到贵州差校,根本没有多余的顾虑,对不好的事情可以毫不留情地手起刀落而大刀阔斧地实行真正的改革。(只有不卷入利益纠纷的或者有大公无私精神的领导才能施行真正的改革。)……最终成为全国精英模范和师德标兵及时代楷模,名扬华夏,誉满天下。……
C、其他的人和其他的事
河北黑虎庙小学校长张玉滚。年轻时候的张玉滚居然被老校长劝说住而不再外出到大城市打工挣取高收入,竟然留在家乡当孩子王,只拿代课老师的低工资,甚至只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没通公路之前,每学期靠一根扁担从上百里路外的乡镇用肩膀挑回学生的书本课本作业本等等,路难走,长途跋涉,甚至是半夜11点多才冒雪回到乡村小学。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扎根落后山村而把青春奉献给家乡教育事业。……
还有聊天我们学校的个人工资事宜,说他工资比最高薪老师的月薪两万低了很多而每月少了4千元等等,……
两小时后会议结束。下午班主任开会。其他时间自行安排去做学习培训。……按照惯例,按时在9月1日正式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