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美城乡四大行动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初夏的长滩,美景如画。青石板铺就的村道平整明亮,木墙黛瓦的民居俨然矗立,农家庭院干净整洁,绿树鲜花相互掩映,生机盎然。这是开展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工作以来,长滩村这个传统苗族村寨发生的美丽蝶变。台江县长滩村背山面水、依水而建,苗族风情浓郁。然而,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条件差、砖木民居混建、厕圈熏棚乱搭等问题,却成了昔日制约该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见此现象,长滩村“两委”以发展为本,保护为先,决心从修缮保护入手。为了还原村寨原始风貌,村干部先是联同乡村建中心全面拆除了彩钢瓦、“蓝帽子”等影响村落整体风貌的违规建筑,微改造了年久失修的传统民居,确保了村寨风格的协调性。此外,长滩村还对村内保存完好的4栋清代徽派建筑、2处遗址、17栋百年苗族古屋进行了非遗挂牌,亮明他们的“珍贵身份”。“没挂牌前,我们都不知道这些是文物古迹,只当它们是普通的朽旧废弃房屋,也没注意保护。挂牌和村里宣传后,我们才知道它们的‘真面目’。”长滩村村民姜引娣说。既要去存量,也要控增量。为对村内新建建筑有更好的长远规划,长滩村又成立了房屋建筑保护委员会,负责村内房屋控建、建材审批、风貌管控、保证金收缴公示等工作。“之前我家要新建房屋,就向委员会先交了建房保证金,以防建房风貌不协调时进行及时改造调整,但今年我家验收合格了,委员会就把保证金退还给我了。”今年新建房屋的村民潘秀海介绍。不仅如此,为了激发群众参与村落保护的内生动力,真正把长滩变为“人人保护、人人受益”的苗家传统村落,长滩村还召开了村民大会讨论修订《村规民约》。修订后的版本不仅详细列述了在传统村落保护中村民行为的“十要”与“十不”,还明确了对违反者的惩戒措施。对于积极参与保护工作的村民,除颁发“星级文明户”门牌外,还会奖励“积分超市”积分用于兑换粮油、大米、洗发水等生活用品。要保护,更要发展。在前期修缮保护的基础上,村“两委”开始思考活化利用传统村落的有效途径,为的就是让村寨在保护中获得真切实在的发展,不断提高村内百姓的生活满意度、幸福感。经过参观学习、分析市场、征求村民意见,村里最终瞄准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这两个宝贝,坚持保护利用、特色发展、引民参与的原则,着力将该村培育打造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村集体先是组建了长滩村农文旅公司对全村栋房屋逐个摸排鉴定,并按木质、砖木、砖混三类房屋实行房屋入股,承诺入股村民按照“维护费+分红”形式获得收入,确保了村寨内房屋管护和打造的统一性。为了更好地用好“传统村落”这张名片,村里还对大大小小的通组入户道路进行了青石板硬化,新装21处路灯实行亮化工程,完善独木龙舟体验码头、苗文化博物馆、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慕名而来的游客提供良好游玩体验。“现在我们前庭后院很多都改造成了银饰、刺绣、独木龙舟模型工坊,一眼看过去不仅‘苗味儿’十足,绣娘工匠们还能结伴做活,实现‘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长滩村县级苗绣非遗传承人龙光兰介绍。在长滩,远道而来的客人游的是苗韵山水,吃的是五彩姊妹饭,住的是古朴苗屋,买的是非遗文创产品,寻的则是名为“乡愁”的精神家园。“锦绣长滩创国家4A级景区工作如火如荼,我们也将进一步推动‘苗乡古韵’与‘现代气息’交融,将长滩培育为更宜居宜游的文化康养旅游后花园,实现生态环境优、民族村寨美、全体村民富、睦邻乡风好的振兴目标。”老屯乡党委书记梁鲁慧说。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发展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如今的长滩村,苗舍古朴自然,游人如织,已然成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良好典范。通讯员杨颖编辑刘粤二审姜学维三审杨嘉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6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