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台江的话题,盘点看看这个二哥的发展如何,是否还有鄙视链的底气存在。
台江划分对于台江而言,区域也不大,按常规的开发划分如下:
一东一西,两大CBD,正中间即中亭街-茶亭,两旁围绕着万宝+排尾。
按板块区位,距离市中心的位置来看,茶亭很明显是核心区。
不过在回顾这些区域的发展,会发现这么多年里面,都差强人意。
茶亭、中亭街、元洪城,这些都算是当年比较有代表的区域,如今发展如何?
茶亭,坐落在福州核心位置,改造后,不管是文化、还是古味,全部都无。
中亭街+元洪城,顺便还搭配个上下杭,在其他区域的商业比拼里面,忽略不计。
万宝苏商圈,当初的头部,如今苏宁暴雷、宝龙低迷,万象九宜城也略显老旧。
两大CBD,金融街CBD,开发10年,搭配万达广场,分成一二期,主打银行总部,毗邻江滨,看上去预期满满。
最终的结局,台江万达在福州商圈排行榜里面,基本无人提及,金融街CBD,一度成为不少博彩等小型公司的集中地。
这里的空置率,甚至领跑福州。
闽北CBD,看上去福州城建的代表,不过这里以房企的大楼做代表,随着世茂大楼的折戟,这里看上去更像空中阁楼。
这里除了世茂外、富力、融侨、福晟等,都有大楼在此,回顾这个CBD,除了天际线让人有记忆外,并没有发现特别的产业让人振奋。
如果说金融街CBD,空置率第一,那闽北CBD,暴雷率第一。
对于台江,除了这些公建配套发展外,这里的楼市方面,还有一个特色,就是超高层住宅。
世茂茶亭俪园、臻园:49-56层
世茂外滩:50层
亿力江滨:41-45层
万科金域中央:共45层(实际楼层:58层,63层),高层违规无证
王府城:45层,典型的“烂尾楼”
融信双杭城龙岭:49层
万科广场:41-46层
恒大天璟:44层
上海新苑:40-42层
从大体的盘点可以发现,台江虽然区域不大,但是过去15年,这里的超高层住宅,却领跑福州。
当然从这些超高层住宅发展来看,大部分都没有带出靓丽的天际线。
除此之外,台江区对比鼓楼,最大的硬伤还有一点,就是教育。
这也是鼓台一体化,台江业主最大的期望,试图通过合并后,通过政策带动这个薄弱点。
当然从目前发展来看,头部代表的八中+(台三小、国货小)。
目前不止没有前进,还被金山等后起之秀超越,如今在晋安区大搞教育集团后,是否还会被继续赶超,依然难说。
伪学区房?接着板块的教育话题,聊聊板块头部“学区房”,划片台三小的群升国际。
以贝壳的二手成交数据为例,整理几个区的同面积产品的对比,从年到年,通过成交价格分析,可以很清晰的发现,这个台江区的学区房,跌了不少。
A区:43平米,年4.8W,年3.8W,跌了1W
G区:35平,年5.7W,年4.3W,跌了1.4W
I区:68平,年4.1W,年3.5W,跌了6K
J区:74平,年4.5W,年4W,跌了5K
从这个划片的对口八中,升学率变化来看:
年到年,福州统计升学率的数据,很明显,每年都在下降,从年的24%,下降到年15%。
当然、,由于没有官方数据,保留了一丝悬念。
从群升国际的二手表现来看,这个项目,除了受到划片的升学率下降影响外,自身在-年的炒作就不少,通过小户型、学区噱头的包装,把房价直接炒到4-6W。
最终在学区热度退去,加上自身升学率的下降,房价全面下滑,可谓戴维斯双击。
伪豪宅?对于台江,除了学区房的暴跌外,还有一个案例就是江滨豪宅。
福州整个北江滨大部分都是台江的,不过最终楼市的江滨豪宅代表,却是南江滨的融侨外滩,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在讨论台江的江滨豪宅时,很容易想到当初同样取名外滩的世茂外滩。
如今的二手成交,世茂外滩均价3.5-4.3W,融侨外滩AB区5-6W。
当然对于世茂外滩,在当年肯定称得上豪宅,板块真正的伪豪宅是更外围的香开长龙。
年,中庚以17.75亿拿下宗地-02号(海峡金融商务区B地块),楼面价元/㎡,溢价.7%,刷新福州有史以来住宅用地楼面价纪录。
年,项目开盘,备案均价3.5W,逃避摇号等限制,通过暗开提前落位,中介分销,工抵房等一系列操作,捆绑均价4.7W。
项目通过倒板赠送,加上所谓的江景包装,也打上北江滨豪宅的牌子。
从目前二手成交来看,4.1-4.4W。
按当初的售价,4-5年的持有周期,很明显这个定位豪宅的项目,同样亏本百万以上。
此时也来分析一下原因。
对于项目而言,虽然定位所谓的豪宅江景房,但是从产品面积来说,、、、、等,也就刚改盘的定位。
所谓的江景,无法做到一线,被南侧的国资大厦遮挡,只有部分高层房源才有景观。
除此之外,最严重的问题还是区位。
对于整个金融街板块,虽然位于台江区,不过已经离三环不远。
往东延伸即马尾,还被鼓山隔断,按纵向对比,这里相当于东区的三远、福兴工业区的位置。
自身配建的CBD,如同上面描述,空置率过高,入驻多年的万达,没有太大的起色,可以说整个鳌峰板块,除了城建外,并没有过多亮眼的配套。
此时再去比对这里的项目,定位所谓的江景豪宅,实际不过是非一线、依靠高赠送、三环边的刚改盘。
盘点总结对于台江区的发展,从切入点来说,可以说是百花齐放,每个板块都迎来了机遇。
茶亭的改造、闽北CBD、金融街CBD的建设、排尾的旧改、上下杭的旧改等等。
作为当年承载了不少记忆的台江,在新一轮的城建里面,并没有抓住在原先好的基础上,配合新界面的相呼应的联合发展,看上去每个区域都更像单兵作战。
从最终的成果来看,都没有太出彩的表现。
当然这样的表现,也不仅限台江,比如距离台江不远的五一广场,也是代表之一。
从楼市的发展来看,当初不少区域的溢价同样不低,不少楼盘还被刻意炒作。
即便非远郊区域,但是回过头会发现,依然也没有所谓的保值体现,部分典型案例,跌了也不少。
至于所谓的鄙视链,在如今福州各板块全面开发后,很明显这样的鄙视链,也就残留在部分业主心中。
未来板块的比拼,最终还是发展到配套、人流的比拼。
仅仅依靠所谓的行政区牌子,或者简单的二环三环论、亦或者距离东街口的远近等,只能说还是过于片面。
题外话在聊鄙视链的话题上,也基本发生在鼓台的边缘楼盘身上,除了排尾的巨荣光明里外,群友分享的一个早期的海报。
海报,把三江口、长乐、琅岐、闽侯、三环外等,全部鄙视了一波,如此大口气的项目,位于鼓楼边缘义井,靠近三环的金茂府。
对于这个话题,很明显短时间内都不会结束。
福州目前全部外围新区里面,都没有发展出一个真正价值突出的区域,可以说也是失败的表现。
当一个鼓楼外围,配套缺失的新盘,打出这样的海报,调侃远郊,只能说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