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沈鹏,是新州镇蒙加村党支部书记,年出生,中共党员。年1月起,我先后担任蒙加村委会文书、村党总支书记。
蒙加村是年由蒙加村、哈龙村合并而成,年由原来的蒙加1到7组合并为现在1、2组。全村共有户人,其中贫困人口户人,是黄平县内深度贫困村。
自年12月任黄平县新州镇蒙加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我按照上级党委、政府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大胆开展工作,积极摸索经验,带领和团结全村党员、村干部和群众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级各项事业显著进步。
抓学习、建制度,建强脱贫堡垒促发展。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作为农村基层一线的指挥员和战斗员,我主动入组入户,与党员、群众促膝交谈,集聚良策。
同时,我主动参与县乡两级组织的各种培训,带头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并利用村级“新时代讲习所”做好党的好声音的宣传工作。
我按照“四化强村”工程要求,带头做好村“两委”干部的轮流值班工作,做到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切实解决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执行“四议两公开”,增强村“两委”班子合力,改进村干部作风等,切实建强村级战斗堡垒,做好脱贫攻坚的引路人。
理思路、谋发展,抓实民生工程群众拥。思路决定出路,发展才有出路,这是我结合蒙加村情得出的结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我首先做的就是村级摸底工作。走村访组入户,与群众打成一片,对群众实际情况知根知底。在弄清楚蒙加村贫困原因后,我积极寻找出路,想办法打破蒙加村以往的发展模式,极力改变蒙加村群众的思想观念。
担任村党总支书记期间,我协调争取到2.1万元的项目资金,维修村寨老古水井7口,村寨内排污沟硬化2.5公里,全村户人受益;带头入组入户做实群众思想工作,硬化进寨公路2.8公里、“组组通”公路4公里;以“党支部+合作社+‘十户一体’”的发展模式,引导全村户贫困户发展线椒产业亩、35户发展传统优质红米示范种植60亩,75户发展其他优质水稻示范种植亩,12户发展魔芋种子示范种植30亩,引导52户贫困户硬化田埂建设米,发展示范稻田养鱼。
同时,争取90头生猪发放给45户贫困户饲养,年底按照不低于市场价的标准由合作社进行回收销售;发动全村群众实施纯生态米酒加工,实行自产自销,年产量达3吨以上,增加收入1.25万元;引进黄平县农博翔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党支部+公司+农户”形式,在蒙加村哈龙一二组建立养牛基地,出资和技术指导由公司负责,场地和具体管理由村党支部和农户负责,拟建设规模养牛头;由村级集体经济公司主导,举办多期劳务输出培训班,实现30余名村民就地就近就业。
借载体,强自治,构筑和谐富美乡村。农民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培育文明乡风,抓好群众自治是关键。我借助台江县老王屯村“十户一体”抱团发展经验,组织全村召开党员、群众大会,按照产业相近、居住相邻等原则,组建了联产业发展主体12个,覆盖全村46户人,联管理(环境卫生、社会治安)主体43个,覆盖全村户人。
同时,通过借鉴运用“十户一体”乡村自治模式,充分调动村民自治意识,主体成员合作互助参与清洁家园建设和产业发展,激发全村群众的脱贫致富活力,寨风民俗也有了新景象。
村党支部书记就是为群众服务的,群众不听你咋说,而是看你咋做,看你做出了什么结果。蒙加村在村支两委的不懈努力下,正一步一个脚印地书写百姓富生态美的美好新未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杨锦焘整理
编辑胡耀元
编审尹长东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