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姊妹节又称姊妹饭节,是贵州省台江县老屯、施洞一带苗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举行,被喻为藏在花蕊里的节日,是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
相传,有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爱情遭到了父母的反对,女子阿姣的父母要让她嫁回舅家,阿姣自然不愿意;而男子金丹也不愿娶别人,一直在等着阿姣。为了爱情两人努力抵抗着,他们偷偷在野外约会,每次阿姣都偷偷地藏着饭带去给金丹吃。年复一年,经过一番磨难和顽强不屈的抗争,他俩终于结成了夫妻。于是便有了姊妹饭的典故,苗语解释为带给情人吃,后来慢慢演变,就有了姊妹节。
每到姊妹节来临,苗族青年男女穿上节日的盛装,欢度这个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佳节。
吃姊妹饭是姊妹节重要的礼仪事项。
姊妹饭又叫五色花米饭,由纯天然健康无污染的植物如蓝草、红草、黄饭花等榨成蓝色、红色、黄色等颜色的汁,然后分别放入糯米搅拌,做成五颜六色的花米饭。
按本地人的说法,吃了姊妹饭,防止蛀虫叮咬。姊妹饭同时也是姑娘们送给情侣以表达情意的信物。
姊妹饭”标记也代表不同的意义。藏松叶代表针,暗示后生们以后要回赠姑娘绣针和花线;挂竹勾暗示用伞酬谢,挂几勾送几把伞,若放两个相互套着的竹勾,则表示希望日后多来与姑娘来往;放香椿芽表示姑娘愿与后生成婚;放棉花暗示姑娘很思念后生;放芫奚菜之意和暗示与椿芽菜相同;放棉花和芫奚菜表示急于成婚的心情;挂活鸭则希望日后回赠一只小猪给姑娘饲养,以备来年吃“姊妹饭”时,杀给大家吃,再度联欢;放辣椒或大蒜暗示以后不愿再来往或绝交。
一碗花米饭,竟然藏着如此多的寓意,大家记住了吗?
当然对于能歌善舞的苗族人来说,如此盛大的节日,自然不能少了助兴的歌舞。芦笙木鼓舞是姊妹节必不可少的节目。
这时候,姑娘们会穿上漂亮的衣裙,佩戴着华丽的银饰,与自己一道吃姊妹饭的男子们会敲起震耳的木鼓、跳起欢快的舞步、唱起嘹亮的飞歌,用传统的木鼓舞、芦笙舞来迎接姊妹节的到来。
除了唱歌跳舞,姊妹节期间还有田间捉鱼、斗牛、斗鸟、赛马等一系列民俗传统活动。既是欢庆节日,也是为了祈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心动吗?跟领袖户外出去去苗家吊脚楼,在温暖的火堂边喝几杯小酒,畅聊通宵看传承千年的芦笙会,踏着欢乐的节拍用舞蹈激起心灵共鸣
酸汤鱼姊妹饭,香醇的糯米酒品尝美味可口的苗家宴。这里见证了数不清的浪漫爱情
这一次跟随领袖户外的脚步来到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的黔东南,享受这千年历史传承的盛大而又原生态的东方古老情人节——姊妹节
领袖户外旅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