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贵州正在发生奇迹:减贫人数全国第一,贫困发生率从26.8%减少到4.3%,堪称全国脱贫攻坚的“省级样板”。
这是中国减贫奇迹中的贵州篇章,也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章。大山中,勤劳勇敢的贵州各族儿女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夙兴夜寐、奋起直追,创造了世间最难的奇迹!
奇迹为什么会发生?
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被作为贵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也是根本途径。
农村产业革命之战中,奇迹从这里发生。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的贵州,历来给人贫穷落后的印象。山多地少,交通不畅,农村人口多,土地作物单一。长期以来,以传统农作物玉米、土豆、水稻为主要支柱的农业生产发展极为缓慢。
种种因素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想要冲破历史的桎梏,就必须革命。
脱贫致富的信心是自上而下的。
领导的高度重视,科学的规划部署,是开展农村产业革命的第一步。“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年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明确而坚定地提出。
这是吹向农村的一缕春风。紧接着,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振兴、产业扶贫有机结合,深入推进,就这样如火如荼地展开:调整作物种植种类,引进高效经济作物,玉米种植少了,土地亩产效益高了,从前的平均每亩收益元,到平均每亩增收元,辐射带动万农户(其中45.5万贫困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首战大捷,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一封封捷报证明了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是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坚持走下去的革命道路。
这是一场怎样的奇迹?
这一场奇迹,石破天惊!
来看看全省各地都发生了什么?
十万亩韭黄飘香,亩产值2万元起——这是发生在普定县的奇迹。
普定县的韭黄产业,实现了从“主动找市场”到“市场主动找”的转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坝区耕地面积的96%。经营主体流转(入股)土地面积2.7万亩,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务工等形式新增带动农民2.9万人次,贫困人口数人次。
吊瓜套种板蓝根、蓝莓丰产期每亩均产斤——这是发生在丹寨县的奇迹。
丹寨县烧茶坝区平均亩产值从过去的元,到现在的1.2万元。坝区农户变股东,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劳务报酬,收入来源多样式。
修路致富,香葱俏销长三角——这是发生在赫章县的奇迹。
赫章县窝皮坝区道路拓宽2米,重点完善基础设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种出成品香葱万余吨,销往长三角、珠三角、北京、长沙等地,户贫困户,收入翻几番,每年分红上千元。
亩精品蔬菜种植远销海内外,解决余人贫困群众就业问题——这是发生在威宁自治县的奇迹。
威宁自治县双龙镇水潮坝区种植出的菜苔、白萝卜、白菜等蔬菜销往甘肃、宁夏、珠三角、香港等地,荷兰豆远销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常年解决余人就业,其中,余人是贫困群众。
黄金百香果产业喜获丰收——这是发生在荔波县的奇迹。
荔波县百香果种植面积增加余亩,产量将达余吨,产值0万元,辐射带动户人增收,户均收入元左右,余户贫困群众户均分红元以上。
五百亩以上坝区产业发展频传捷报,贵州农村产业革命结构调整成效斐然。
截至9月,全省个坝区共种植优质特色粮油作物万亩,种植经济作物万亩,在经济作物中,蔬菜(含辣椒)种植面积达万亩、食用菌达5.8万亩、草本中药材达14.9万亩。
他们是创造奇迹的冲锋战士
10月17日,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全国个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获得表彰。其中,来自贵州的罗应和、谢佳清、陈立群、李仁兵4名个人和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丹寨项目部获表彰。
他们,是创造奇迹的冲锋战士。
他们,也是黔中大地上、千千万万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一员。
罗应和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濛江街道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荣获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年,当选为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着力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问题。创建“移民夜校”,设立移民劳务服务公司。
——成功推荐人在经开区企业务工。
——帮助人加入劳务公司做保洁、保安工作。
——帮助人走上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
+——帮助多人在社区扶贫车间从事服装生产。
——社区所有劳动力累计余人全部就业。
谢佳清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芝麻镇竹元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组长。荣获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为了扶贫工作,谢佳清放弃遴选员额制检察官的机会,驻村四年无怨无悔。
上亿元资金——积极争取30多个项目及上亿元资金落地。
59.6公里——修建村组公路59.6公里。
2.1.1——先后建设移动基站2座、水库1个、山塘1个。
70——帮助70余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与村“两委”干部发动全村户村民发展特色扶贫产业。
——争取到有机红高粱订单,使村民增收万元。
陈立群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年,陈立群荣获“时代楷模”称号,荣获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年,陈立群从任上退休,婉拒百万元年薪聘请来到贵州贫困山区。
扶贫先扶智——践行“扶贫先扶智”理想信念,自他担任校长以来,台江县民族中学的教育质量从黔东南州中下游水平提高到全州第一。
00+——向贫困学生家庭捐款累计达10多万元。
陈立群奖教金——将自己获得的国务院特殊津贴和杭州市杰出人才奖的20多万元拿出来,设立“台江县民族中学陈立群奖教金”。
李仁兵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迤那镇党委副书记、五星村党支部书记。荣获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李仁兵带领五星村创新精准识别方法年初,全村精准识别出户名贫困人口。
——组建“村社一体”营山马铃薯种植合作社,种植三膜马铃薯等农作物亩。
万——马铃薯等农作物年产值万元。
25——争取产业扶贫资金25.5万元,帮助贫困户发展养殖等产业。
、——五星村全面实现脱贫目标,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年的元增长到年的元。
撰文摄影: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杨鸿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