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温暖着的苗族姑娘想去浙江见亲人浙江日

今天,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携手浙报集团打造的诗画浙江“飞越大花园”寻找“浙里家人”公益旅行活动正式启动。我们将从浙江省对口帮扶的新疆阿克苏、青海海西州、四川阿坝州、贵州黔东南州四地,各征集十名怀揣着对浙江有美好梦想的人,助力他们圆梦。

贵州的黔东南州苗族自治州台江县民族中学的学生邰秀兰,从小“失依”,但在浙江老师的帮助下,她健康自信地成长着,每一个帮助过她的人,都在她心里留下了温暖,这个暑假,她想来浙江看望他们。

无枝可依

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的伍寨,离县城不过10多公里,沿路青山逶迤,风景清丽。但是,也是这一重一重的青山,阻挡了山里孩子去往外面世界的通途。我们要去找的是一个名叫邰秀兰的17岁苗族小姑娘的家,这是当地老师推荐给我们的一个和浙江“有故事”的孩子。她的家在伍寨五组。当我们从一组开始翻山越岭终于到达另一座山顶的五组,打听到邰秀兰家的时候,发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已经被拆了一半的吊脚楼,剩下的一半蛛网乱结、风雨飘摇,无法住人了。

对邰秀兰来说,这是一个已经无枝可依的村庄。

邰秀兰3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此后母亲也离开了家,她和奶奶相依为命。她的小学启蒙老师心疼这个孩子,帮她把原来的名字“邰来毛”改成了邰秀兰,希望一个用心起的名字能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邰秀兰是个争气的孩子,靠着家里一点苞谷地的收成,她读完了小学,进了县城的初中。

初一的时候,奶奶也去世了。

她的妈妈早已另嫁生子,邰秀兰,成了“失依”的孩子。

邰秀兰摄影:洪亮

找到亲人

那一年,杭州瓶窑中学的魏则然老师在台江县民族中学支教,第一次见到当时还在读初一的邰秀兰,也许是这个坚强的小姑娘打动了他,也许是人与人之间奇妙的缘分,魏老师萌生了收养邰秀兰的想法。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没有如愿,但是他和邰秀兰从此结缘。邰秀兰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魏老师时的场景,“我第一眼看到魏老师时,他走过来摸摸我的头,看上去很慈祥,就像爸爸一样。”过了一会,她补充说:“他让我觉得世界还是温暖的。”

一句话,让人深深感受到缺爱孩子的心酸。

同一年,从杭州来台江支教的李亮老师了解到这个小姑娘的困难后,联系了自己的好友,余杭第二高级中学的郭大命老师,从此,“郭阿姨”也成了邰秀兰挂在嘴边的亲人。

郭大命老师的爱人,同为中学教师的马琪明老师这样描述他们家和邰秀兰的缘分:“年7月,我爱人和儿子以及我们的一些同事特意利用暑假时间去贵州看望这些资助的孩子。听着孩子讲失去亲人独自生活的事,我们真心希望这些孩子以后不要那么辛苦,此后便开始把她当女儿一样看待。孩子中学(初中)毕业的时候,我们还萌发了把孩子接过来照顾的心思,和孩子沟通过,孩子考虑后觉得还是离不开那片土地。后来孩子对我们说她考上了台江民族中学,真为她感到高兴。真心希望孩子的未来能如风雨过后的彩虹一样美丽、幸福、快乐!”

破旧的房门上贴着邰秀兰小学时的奖状,仿佛在证明这个孩子的努力和坚强。摄影:洪亮

被照亮的人生

邰秀兰是当地精准扶贫的对象,学校免了她的学费和住宿费,郭阿姨也会把生活费打到她的卡里。魏老师也常常给她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5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