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做好全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台江县有效整合资源,汇聚合力,利用宣传标语、流动宣传车、农村应急广播、鸣锣喊寨人、网格员入户宣传以及媒体矩阵等织密宣传防护网,形成强大的疫情防控宣传攻势,发出台江县疫情防控“最强音”。
防控横幅挂起来宣传车辆动起来
“不聚集、不上门、病毒疫情不上门”、“这个春节莫瞎串、居家隔离最安全”、“众志成城、齐心协力、防控疫情”…… 在台江县城、各乡镇(街道)、各村,随处可见这些通俗易懂且接地气的宣传标语,宣传标语分布全县各个角落,格外引人注目。 为了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全县有序统筹,科学设定路线,组织流动宣传车在县城、各乡镇(街道)、各村,来回穿梭,循环播放,将疫情防控知识传入千家万户。
这一动一静的宣传方式,帮助广大群众科学认识疫情、科学防控疫情,进一步提高了群众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了全县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双语广播村村响防控知识户户晓
走进台拱街道登交村广播室,记者看到该村4组组长张永胜正在的播放广播,经过他的一番操作后,村里的广播响起来了,苗语、汉语播送的疫情防控知识通过广播传到家家户户。
自台江县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由台江县融媒体中心统一录制了汉语和苗语的疫情防控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等音频,通过县城智能应急广播和全县各个行政村大喇叭进行滚动播放。 张永胜向记者介绍:“结合我们村的实际情况,我每天定时播放双语广播。中午播放的时间是12点至下午14点,下午的播放时间是17点至19点。每天重复播放双语广播,进一步增强我们村群众自我防护的意识。”喊寨锣声响村寨民心安
在红阳村,迎面走来的是该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兴勇。一大早,他左手拿着一面铜锣,右手拿着敲锣锤子,一边敲锣,一边喊:“各家各户注意了,不要去串门,不要走亲戚,注意卫生……” 每天早晨和傍晚,他都走村串户的鸣锣喊寨,他用这种传统而接地气的方式提醒该村群众做好疫情防控。
红阳村的村民张海传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村每天广播早晚播放,教我们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再加上每天的鸣锣喊寨,提醒我们。广播和鸣罗喊寨的内容对我们帮助很大,我们懂得这些疫情防控的知识,做好防护,心里不慌乱”。进村入户细排查 疫情防控入人心
“小张、小杨,这段时间你们不要去别人家串门了,也不要让别人来你家串门,各在各家就行了。你们没得要紧的事就不要出门了,有事出门一定要戴好口罩。家里要常通风,要注意个人卫生,做好自我防护。有什么困难,你们就打电话给我,我们一起想办法来解决”。 “好的,杨哥。谢谢你关心我们家,这段时间村里的广播和喊寨的人天天讲了,我们一定要好好在家里待,不乱跑,注意保护好我们自己”。 这是登交村驻村蹲点干部杨晓奇到该村群众张秀江家开展疫情防控宣传的一段对话。短短的对话,却彰显了驻村蹲点干部的责任与使命,他们用实际行动守护辖区群众的安全。 每天,杨晓奇与登交村驻村蹲点干部、村医、村干一起,走村串寨,挨家挨户的进行疫情排查和疫情防控宣传工作,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在台江县疫情防控工作中,还有许许多多像杨晓奇一样,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驻村蹲点干部,他们立足工作职责,围绕自身特点,灵活转化入户调查员、防控排头兵和防控宣传员的身份,积极投身到台江县疫情防控工作中。媒体矩阵齐发力疫情防控全覆盖
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台江县融媒体中心积极履行主流媒体的责任和担当,全员迅速到岗到位在状态,媒体矩阵各类平台权威发声、及时发声、联动发声,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权威、及时、丰富的新闻资讯。
自1月21日起,今日台江 除了发布权威信息以外,台江县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坚守在新闻宣传一线,医院、各部门、乡镇(街道)等地,采访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公安民警、基层干部群众以及各行各业的参与者。他们恪守新闻从业人员的责任和道义,用手中的镜头和笔,全方位、多角度真实记录防疫一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协作,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 台江县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各相关部门、各乡镇(街道)、各村以及各行各业,迅速行动、措施有力、成效明显,从而,使全县人民群众警醒度不断提高,形成了群防群治的强大态势,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台江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李玳菂
编辑杨晓波
编审杨嘉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