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和者不以山海为远东西部扶贫协作人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文/李远莉熊莺视频/徐昆)“沪遵两地因红色而结缘,年以来,又因对口合作而结下深厚情谊。”“扶贫先扶智,要想彻底脱贫,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开发是关键。”

……

东西部扶贫协作人力资源开发,是第七届贵州人博会的“重头戏”。4月27日,东西部扶贫协作人力资源开发座谈会在贵阳市举行。贵州部分市州与8个对口帮扶城市围绕推进扶贫协作人力资源开发,进行了互动交流。

座谈会现场

当天,贵州省8个市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与8个对口帮扶城市就人力资源整体开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启动新一轮干部、人才、劳务协作、技能培训、医疗教育组团式帮扶合作。

●对战贫困

情牵山海携手23载

上海遵义,深圳毕节,宁波黔西南,大连六盘水,青岛安顺,苏州铜仁,杭州黔东南,广州黔南——“帮扶结对子”,时间最短的已“牵手”5年,时间最长的更是携手走过了23载。

近年来,以东西部扶贫协作为契机,贵州各有关市州与对口帮扶城市在互派人才挂职锻炼、学习交流,加强劳务协作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有力促进了贵州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职业技能培训、贫困人口稳定就业等。

安顺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黄家忠介绍,安顺与青岛是20多年的对口帮扶“山海联盟”,青岛在人力、“智力”上,在医疗卫生、教育、工业等方面对安顺进行了倾情支援。仅年以来,安顺市就减贫40多万人。

“近五年,黔西南州贫困发生率由18.48%下降至5.02%,脱贫攻坚步伐更加坚实,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宁波市的大力帮扶分不开。”黔西南州委组织部副部长、州人社局局长王军说。

据统计,年东部帮扶省市投入贵州财政帮扶资金27.13亿元;选派援黔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人,接收贵州派出挂职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交流人,解决转移到帮扶省市就业2.98万人。

●夯实基础

高频词:医疗、教育

脱贫,最核心的因素是人。“东西部扶贫协作人力资源开发,就该一手抓教育,一手抓健康。”医疗和教育,成为座谈会上的高频词。

据介绍,年以来,贵州加快推进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特别是组团式帮扶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帮扶关系全面建立,共计有家省外医疗卫生机构与贵州省家医疗卫生机构结成帮扶关系;重点专科全面加强,至年底,共建成重点专科个,新增诊疗项目项。同时,人才培养全面加强,诊疗范围全面拓展,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卫能力全面增强。

其中,浙江大医院医院,探索创新“组团式帮扶”模式,成为贵州省东西部扶贫协作“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的成功范例。

扎根赫章的广东援黔医生(本网记者杨昌鼎摄)

在教育帮扶方面,对口帮扶城市对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及教学点,援建了一批基础设施,引进一批校长和教师;实现双方校长和教师的互派,对贵州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提升起到明显推动作用,今后将进一步推广“组团式帮扶”的模式。

省教育厅副厅长鞠洪介绍,教育“组团式帮扶”初步总结台江的帮扶模式,主要有校长引领、团队成员的加入,还有项目、资金、人才等各方面要素的帮扶,相当于形成一个“组合拳”,能使受援学校实现全面提升。目前,贵州已实施一对一“组团式帮扶”的学校有多所。

●明确目标

多种方式深度合作

发展,最核心的因素是人才。除了教育医疗技能技术培训“组团式”帮扶之外,根据协议,今后2年,贵州8个市州与8个对口帮扶城市将围绕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协作和返乡创业人力资源开发等,进行全面深度合作。

在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方面,年至年,互派挂职人数力争达到人以上;争取对口帮扶城市选派推荐名以上符合贵州省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到贵州省相关市州开展帮扶工作。

在教育医疗技能“组团式”帮扶方面,争取对口帮扶城市选派教育、医疗卫生优秀人才及学科带头人名以上,到贵州省医院任职,并力争帮助贵州省相关市州培训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名以上,医院院长、医疗卫生骨干人才名以上。

在劳务输出和返乡创业人力资源合作上,推动对口帮扶城市企业到贵州援建不少于个扶贫车间或劳务输出培训基地,带动就业人以上;共同组织定期招聘,并争取对口帮扶城市在本市建立劳务输出培训基地个以上,向贵州提供就业岗位个以上。

省人社厅副厅长施长冬表示:“我们将发挥好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作用,深度挖掘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不断优化精准帮扶路径方法,为全面助力受援市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1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