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杨金祥,是黔东南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也是台江县台拱街道登交村驻村干部。年6月,我积极响应州委州政府关于增派干部轮战驻村决胜脱贫攻坚号召,奔赴脱贫攻坚一线。第一天到村报到,驻村工作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一堆难题摆在我的面前。
初来乍到,向第一书记和前期驻村干部学习请教是第一要务,同时,我学习了一系列脱贫攻坚文件精神。我渐渐明白了要想开展好驻村工作,就必须扎根于登交村这片土地上,把自己融入登交村这个集体,深入群众了解村情民意,用好国家扶贫政策,帮助每一位贫困人口,让所有贫困户脱贫致富。为此,我制定了工作计划,对全村贫困户进行走访,掌握家庭详细情况,做到致贫原因清、收入情况清、脱贫方向清、困难问题清,根据致贫原因制定切实有效的帮扶措施,用心、用力、用情扎实做好驻村帮扶工作。
做好政策宣传员。为做好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政策宣传很关键,要提高老百姓对扶贫政策的认知度,让精准扶贫政策家喻户晓,我通过组织召开村民会、院坝会、入户走访的方式开展政策宣传解读,将精准扶贫惠民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使贫困户加深对惠民政策的了解,明白享受政策的实惠,让老百姓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同时,也让非贫困户清楚村里基础设施及环境大变化也是脱贫攻坚给他们带来的惠民政策,让他们对党的扶贫政策有了新的认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在思想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切切实实为民解困。年6月底,入户走访张绍奎家,了解到张绍奎夫妇已70多岁高龄,体弱多病,膝下无子女,是孤寡老人户,主要靠每月多元的低保维持生活,在了解清楚他家的情况后,我及时与街道民政办对接,帮助申请得到特困供养,现每月能够领取到元,确保两位老人安度晚年。
扎扎实实落实好扶贫政策。张学东是年易地扶贫搬迁户,年移民搬迁凯里东出口安置区,家庭人口5人,张学东肢体残疾,家中只有1个劳动力,家庭收入低、开支大,为脱贫监测户。搬迁前,张学东对凯里生活消费水平高心存顾虑,全家只有妻子一人打零工,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无法在凯里生活,不愿搬迁。为了真正落实好易地移民搬迁政策,既要让贫困群众搬得出、还要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这就必须确保搬迁群众要有生活保障,为此,我多次入户推荐就业岗位动员家人外出务工,积极与搬迁安置点社区对接,帮助申请城市低保。通过努力,张学东妻子已外出广东务工,月收入元,全家也纳入城市低保,每月能够多元的生活保障。现在村里的旧房拆了,复垦复绿补助也发放了,张学东经常打“小杨,什么时候有时间,抽空来家里坐坐,好久不见,很是想念”。
转眼间,我驻村帮扶工作已近两年。年全村贫困人口全部清零。我有幸参与脱贫攻坚这场战争,见证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果,驻村工作对于我来说是今生最难忘的经历,目睹登交村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我由衷地感到欣慰,衷心祝愿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美好!